星期五, 12月 28, 2007

阿摩C書﹣給教會的研經課

研經課程
阿摩司書
教會復興的探索


阿摩司的信息針對時幣,對社會不平,權貴者的貪婪不法,力予鞭韃。他來自貧苦中,深知道德、社會和宗教的幣端所在。一旦受命於耶和華來到北國,對社會上層奢糜、追求個人享樂、不理民間死活的歪風,抨擊不遺餘力。 (海天書樓啟導本)

阿摩司生於北國以色列最盛世之時,與現今的澳門可以是最佳對照。


導師︱翁偉業先生(國際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東亞區總幹事)

日期︱1月17日、31日(四)
2月22日(五)、28日(四)
3月13日、27日(四)共六堂

時間︱晚上8時正

地點︱FCS夢工場(東望洋新街美利閣CV4層)

費用︱MOP200(繳費作實)
Walk-in 每位MOP300

如人數不足,或會取消。

星期二, 12月 25, 2007

陳榆1月25日狠談『色。戒』


成人靈性系列
陳榆 狠談【色戒】
分析性的四個範疇


一個噯昧的年代,政治上是非黑白顛倒,感情也變得真假難分。電影【色戒】大瞻剖析男女如何看待性這回事。陳榆更將以新的角度,解開大眾所忽略李安所留下的性愛謎語,包括:女人如何看貞潔、男人對女人的救贖渴望、從暴力的性到真愛的可能、愛仇敵的真理等 . . . .


日︱1月25日(五)晚上8時正

地︱FCS夢工場(東望洋新街美利閣CV4層)

費︱MOP 50

參加者需先修看電影或小說【色戒】,之前或會有試影會,報名時將獲通知。

星期五, 12月 14, 2007

澳門2008:危vs機



2007的澳門,你認為怎樣?2008你會繼續「睇好」嗎?「睇好」是因為有人「睇住」,還是本身有健康正常的發展?當年尾的回歸宴及聖誕歡聚始起彼落,我們會否記起澳門今年的新聞特別「堅」?2008是一支繼續燃燒的生日蠟燭,還是藥引?


︱龍門陣︱
日期: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晚上八時
地點:FCS夢工場
人物:澳門大學 林玉鳳博士
理工學院 蘇文欣副教授
兩岸評論員 譚志強博士
截止報名:19/12

互動論壇重點:
.2008:危機不斷出現?
.澳門人價值觀轉變﹣一個缺乏信念的城市
.人治定法治:依法治澳如何重要
.政府有沒有意識到澳門現今的處境?
.成為國際城市的代價或責任
.小市民可以做什麼?


︱釋經講道︱
基督徒如何面對當前的澳門變化
回歸聖經的信念,
屬找上帝如何參予歷史
及上帝的子民對天國福音的參予。
日期: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晚上八時
地點:FCS夢工場
講員: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
截止報名:26/12

*免費入場 自由奉獻*
*必須報名留位 若報名人數不足活動將予取消


查詢詳情及報名請聯絡FCS同工
Email: admin@macaofcs.org
tel: 66627590 66867470 25353544

星期三, 12月 12, 2007

澳門2008 危v.s.機



2007的澳門,你認為怎樣?2008你會繼續「睇好」嗎?「睇好」是因為有人「睇住」,還是本身有健康正常的發展?當年尾的回歸宴及聖誕歡聚始起彼落,我們會否記起澳門今年的新聞特別「堅」?2008是一支繼續燃燒的生日蠟燭,還是藥引?

龍門陣
日期: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晚上八時
地點:FCS夢工場(東望洋新街23號美利閣C4/I)
人物:澳門大學 林玉鳳博士
理工學院 蘇文欣副教授
兩岸評論員 譚志強博士
截止報名:19/12

互動論壇重點:
.2008:危機不斷出現?
.澳門人價值觀轉變﹣一個缺乏信念的城市
.人治定法治:依法治澳如何重要
.政府有沒有意識到澳門現今的處境?
.成為國際城市的代價或責任
.小市民可以做什麼?


釋經講道-基督徒如何面對當前的澳門變化
回歸聖經的信念,
屬找上帝如何參予歷史
及上帝的子民對天國福音的參予。

日期: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晚上八時
地點:FCS夢工場(東望洋新街23號美利閣C4/I)
講員: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
截止報名:26/12

*免費入場 自由奉獻*
*必須報名留位 若報名人數不足活動將予取消

查詢詳情及報名請聯絡FCS同工
Email: admin@macaofcs.org
tel: 66627590 66867470 28353544

星期一, 12月 10, 2007

率性、盡己、侍人... 與剛出道侄兒初探市井靈性

率性、盡己、侍人…
與剛出道侄兒初探市井靈性
林建國

耀仔:

很高興你大學畢業後,過去二年,非常投入室內設計工作。你回港探親時,曾問我基督徒如何在工作中活出信仰,我經過思考整理後,歸納以下幾點給你參考:

率性

做你喜歡、你熱忱的工作。上帝造人,給每個人不同性格、喜好、恩賜、才幹、機遇等,你要按你的本性選擇你的工作,而非市場熱門的行業。正如你畢業後,選擇你熱愛的室內設計工作而非坊間熱門的金融會計工作一樣。

盡己

做你喜歡做的事,你較自然盡情發揮上帝賜給你的才華。很高興知道你每接一單 Job 之後,你都全力以赴,在每個細節中力臻完善;甚至從你媽媽口中,知你太投入工作,常常超時加班,毫不惜力,做好每單 Job,怪不得你的上司那麼賞識你。

侍人

我們基督徒常常說要服侍神,但服侍神其實要透過服侍我們所接觸的人。在職場中就是客戶、股東、同事等。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你們很容易太堅持己見,而忽略客人的實際要求。你要耐心聆聽他們的需要,務求達到他們的期望,透過服侍你的客戶服侍神。

作為基督徒,一方面我們要率性、盡己、侍人〈神〉,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學懂放下、閒適、分享。

放下

放下是對上帝信靠的學習。無論你如何日以繼夜、不眠不休,你總要 Cut-off ,完成交卷的時候,結果能否滿足上司、客戶的要求,你要放下,交給上帝。又有時候,在我們工作中,總有些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也要學習放下內疚,反而從錯誤中學習,繼續進步才是。


閒適

工作是為人而設,人不是為工作而設。你無論如何熱愛你的室內設計工作,切勿讓工作成痴、成狂、成癮;無論如何忙碌,總要騰出閒適時間,讓身體得着充分休息。請你投入工作之餘,繼續在工餘時畫畫寫生的嗜好,又培養新的興趣如旅遊。不要忘記你的承諾,明年秋季我們一起結伴歐遊。

分享

在職場中,我們不但要能“得”,也要能“捨”。我們要分享從上帝所得到的知識、經驗、技能、金錢、網絡等,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若是能行,盡量給你的同儕或後進,扶他們一把,因為我們是神給我們百般恩賜的“管家”,而不是“主人”。

最後,我們要不斷學習感恩。

感恩

你要為你能踏上你喜歡的室內設計之路而感恩。你要為那些客戶、上司賞識你而感恩。你也要為那些指導你的老師、同事感恩。最後,要向上帝感恩,祂陶造你,栽培你,安排你喜歡的工作,讓你盡情發揮,透過服侍客戶服侍祂。

以上是我對個人層面之市井靈性一些粗淺看法,讓你多工作幾年後,有機會再與你談在公共層面〈如經濟公義等〉上之市井靈性。切記,在率性、盡己、侍人之餘,也要學習放下、閒適、分享,最後常存感恩的心。



四叔字

2007年秋

星期日, 12月 09, 2007

上班不是生活


在這裡,「上班」是指你為了餬口而要做的工作。姑勿論你喜歡這份工作與否,你都要花上不少時間於工作上。從我的經驗得知,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工作,我覺得十分古怪,因工作已佔去你絕大部分時間,你不喜歡所幹的工作,便代表你不喜歡「生活」。
對他們而言,「生活」指下班後的時間,與親朋共度的時光,不用再面對老闆,毋須承受工作壓力,更渴望放一個長假,真正的停下步伐,放鬆心情,享受人生。長假期之後,他們極之不願意再投入工作,當時痛苦的面目,就好似重返地獄或牢獄般,那一幕,我仍然記憶猶新。

(摘自 曾錦程 陳大仁,《十個廣告九個醜》)

星期六, 12月 08, 2007

Do it Christianly!


「什麼才是聖潔呢?」
數年前曾在一個畢業生營會上聽過何玉峰長老分享如此的一席話 —
這是當他決定把生命交給上帝時,問的第一個問題。

後來他發覺這不是一個好問題,太空泛了,

再問:「我怎樣才可變得聖潔呢?」

這個問題也不夠深入。

再問:「我應找什麼工作才算聖潔呢?」

看似找對了門路,但也不是一個好問題,因為若工作真的有聖潔與非聖潔之分,那麼每個基督徒理應選上世上最聖潔的工作罷!(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最後再問:

「我怎樣才可以令現有的工作變成聖潔呢?」

他晃然大悟,發現終於問對了問題。

追求成聖從來都不能抽離現實的生活。
我想這也正是每個基督徒畢業生走上事業路上第一條要問自己的問題。
要尋找工作中的召命,不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個人修為的問題。
這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在屬靈屬世二分法的前題下,我們總會下意識地分開什麼工作是屬靈的、更討神喜悅的(就像第三條問題一樣),什麼工作又只屬世界的、純勞碌搵食之用,與天國福音扯不上任何關係的。所以每每有心事奉的基督徒,在選擇職業時,若不能當上牧師傳道,也要做一些所謂教會受歡迎的工作 (christian-friendly jobs)。但對於大部分要投身這個競爭步伐都講求靈活多變的商業社會的信徒,信仰要靈巧像蛇,便顯得格外有心無力,彷彿入世越深,越是懷疑自己是否一個「屬靈」、「愛主」的信徒。回到一至六的工作崗位,總要找些機會向同事傳傳福音,或是帶上道德的帽子,向上司下屬表明不做這個不做那個、愛這個恨那個地去找一些見証的價值,以便慰藉乾旱的心靈。
而假若個人生命的成長只局限於週未教內事奉的多少、恩賜的運用、屬靈的操練或對外帶新朋友的需要,卻忽略教外千變萬化的世界;信仰到最後只會成為教會的一種小圈子式玩意,信仰與工作從來沒有認真落實,整合並回應大部分職青的需要。
工作的價值其實可以不假外求,工作本身若基督化(聖經價值取向)去做到最好 (do it Christianly),已經是最有價值的事奉。
工作本身在信仰中也沒有等級之分,相反自身職責的委身才是信仰最首要的要求。

信仰要真實,腳踏要實地。職業本身就是一種事奉,工作內在亦有其使命的意義。我們肯定基督徒畢業生在事業路上的爭扎,我們同樣地肯定召命與職業是可以結合。教會不單有傳道,職場也可以有聖徒。

星期五, 12月 07, 2007

12月 讀。戲。室

9/12 戰狼300


聖經沒有記載戰狼300這個事跡。戰狼300是關於古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

但聖經卻有提及「戰狼300」的那位波斯皇帝--「薛西斯王」

先講講戰狼300的背景: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愿,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為此,他精心准備,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向希腊進發,電影中講述希臘斯巴達人全憑300人之力,去敵擋波斯大軍。這件事發生於公元前480年左右。

聖經對這位在「戰狼300」出現的「薛西斯王」卻有不少的描述,記載於以斯帖記。當中的「亞哈隨魯」王,就是等於「薛西斯王」,薛西斯(Xerxes)是從希臘文翻過來的,普遍學者都同意「亞哈隨魯王」和「薛西斯王」是同一人。

「亞哈隨魯」王的時代,他也就是波斯帝國「大流士」王一世的兒子,因此,他繼承王位的時間大約是在主前486至465年。「薛西斯」這名字也表示出他統治之下的豐功偉業,因為名字的意思是「王族英雄」之意,聖經中說他統治之下的版圖範圍廣闊,直到印度、古實之地,聖經記載和歷史吻合。

以斯帖記,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事蹟,講述波斯皇宮內的權力鬥爭,當中亦關乎猶太人幾乎受到被滅絶的對待。當年的以斯帖(Esther),是一位猶太裔的波斯皇后;以斯帖原是便雅憫支派的一名孤女,後來與其他的猶太人一齊被流放到波斯去(斯2:5-7)。以斯帖是由她堂兄末底改所撫育長大的,後來「亞哈隨魯王」的皇后「瓦實提」被廢而被選立為波斯國的新皇后(斯2:1-4,16-17)。她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竟敢冒死進諫,把自己的同胞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最後出人意表的是:弱勢的猶太人沒有被滅絕,而哈曼這個奸角,最後被「亞哈隨魯王」處死。

把以斯帖記當成一部有喻意的歷史小說去看,真痛快。

講得太遠了:雖然聖經沒有記載「戰狼300」,但聖經有提及「戰狼300」中出現的皇帝「亞哈隨魯王」(薛西斯)


23/12 真的戀愛了 Love Actually

星期三, 11月 07, 2007

戀愛.兩性講座

茲因講員時間更正關係,後兩場「苛爾蒙」篇之「色界」及「暖昧辦公室」將分別改為12月1日及12月8日連續兩個星期六晚上舉行,敬請留意。不便之處請見諒。




三字頭的信仰生涯﹣荷爾蒙與汗水的交戰!

雅各的打工歷程可能是今日職場基督徒的真實寫照。為著拉結(荷爾蒙發作!),能看頭七年的生涯如幾日的光陰,有理想有目標底下任何事都以苦為樂。
可是後十三年為著Keep住頭家,雅各所記得的只有捱更抵夜,家嘈屋閉,並常常失眠。在理想不再是打工的動力,荷爾蒙與激情也不復再,所記念的就只有月頭那份糧,以及辛苦糊口下的汗水…

年紀由28到30methings',既有荷爾蒙也有汗水,天天活在市井的桎梏。



荷爾蒙篇
杜婉霞(「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輔導學碩士.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陳榆(香港GCF主任.辣手戀愛專家.專醫奇難雜症)

11月16日(五)人善被人飛?
分手之の藝術及原則

12月1日(六)色界
性與出軌

12月8日(六)暖昧辦公室
辦公室戀愛、工作伙伴の誘惑、愛人≠情人知己

荷爾蒙發作時間:晚上8時
地點:FCS夢工場(澳門東望洋新街美利閣C/V4層﹣住宅入口對面上一層)

報名費:
$300(三場)
$250(兩場)
$150(一場)




汗水篇﹣工作倫理.處理工作壓力.與上司溝通
08年初 劉國偉 主講

FCS「讀.戲.室」-名嘴總統


名嘴專擺政客上台的搞笑Show越做越受歡迎,興奮過龍走去競選總統,點知俾佢一Gig即中!
從講笑話這專業上,名嘴領悟做領袖的道理。由講笑話到講真話的過程,名嘴總統的故事更是「信徒皆祭師」的活生生現代版。

本星期日(11月11日)晚上八時,「讀.戲.室」見!

星期五, 10月 26, 2007

猶太人發達秘笈


錢北斗「生命資源管理」講座
猶太人發達秘笈 
為什麼猶太人大都是極有生意頭腦營商致富的?
這與他們的信仰有甚麼關係?
讓我們一同透過猶太人的生意與信仰學習生命資源管理之道。

講座目的:
.明白去學習生命資源管理的重要

.在今日知識型經濟下以基督教價值如何構建生命資源管理

講座內容:
.猶太人如何致富

.今日知識型經濟下的職場變化

.介紹一套整全的生涯規劃



時間: 11月8日 星期四 8:00-10:30 pm

地點: FCS 夢工場

講員: 錢北斗先生(公義樹事工發起人,學學堂導師)


自由奉獻.須報名留座

我們看見Wounded Healer!



加拿大維真學院的靈修神學教授唐慕華 (Marva Dawn),她資深的學養、經煉惡疾的身體、並對神話語誠實地宣講的勇氣,令今年EAGC每一位參加者所動容。特別每次講道前都會提醒我們是基督群體的重要,她要我們認真實踐。另一方面,她常常在講道中教我們很多舊約希伯來文的字義。我還深印象的是關於Soul 靈這個字。原來舊約從來沒有靈與體是分開,死後靈魂識飛走這回事。在希伯來文Soul 是解作 True Self(真我)的意思。由此便更能體會詩人所講 You lift up my soul 的信仰深度及真實。而看著唐慕華在多病的情況下仍很有Passion地宣講神的話,我深深體會唐慕華也因上帝而活出真我,在我們面前的是個不折不扣的Wounded Healer,就像我們的主基督一樣。
誠意推介唐慕華在香港的七堂課﹣七堂人生不得不學習的課!

非凡的信仰.非凡的教會 -- 唐慕華的七堂課
Seven Seminars by Marva J. Dawn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NEWSDTL&NEWS=73

星期四, 10月 11, 2007

10月14日「讀戲室」﹣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如喜歡小孩不笨, 此片就絶不容錯過

周彈雅(范雯芳飾演)是新加坡政府的職業輔導署宣傳經理,為人主動認真,加班工作在所不計,但在「五點放工,睬你都傻」的官僚制度下,被視為「搞搞震,無幫襯」,所以彈雅一有閃失,一眾官員便趁機在上司面前狂放email暗箭,目的是要極速剷除這粒眼中釘!
得不到同僚歡心,彈雅亦得不到下屬們的體諒,尤其是部門的雜項助理林定水(葛米星飾演),這位「小薯仔」處處跟彈雅對著幹,又公然與彈雅鬧得面紅耳赤,令整個辦公室充滿火藥味。
有一次林定水又不服彈雅的無理指令,決定跟她理論到底。殊不知一場一發不可收拾的爭拗,引發一宗嚴重車禍,兩人的命運亦因此完全改寫……

當男女主角互相爭論時大家之應對押韻抵死, 風趣的對答亦有其道理, 反映出大公司及政府部門的高層想法, 為保飯碗令願不做不動, 難為抵下層, 但最終確是弄巧反拙…

本星期日晚8點正準時開戲!

星期五, 9月 28, 2007

非凡的信仰.非凡的教會﹣唐慕華的七堂課


非凡的信仰.非凡的教會
唐慕華的七堂課
Seven Seminars by Marva J. Dawn
詳情: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EVTDTL&EVT=18

信徒總是平凡的,為何信仰和教會是非凡的?

深邃的靈性、脆弱的身體、敏銳的文化洞察力、堅強的先知聲音——
這是我們認識的唐慕華(Marva J. Dawn)。
她深信,基督信仰既能滲透人心至深處,亦能動搖非人的帝國。
她邀請我們重新發現:非凡的信仰、非凡的教會。

唐慕華博士為現今北美重要的作家、講師、神學家和教育家,著述甚豐,探討課題包括教會觀、敬拜、靈修、科技文化、孩童教養、安息操練等等。


英語演講.粵語即時傳譯
免費入場.自由奉獻

晚間公開聚會
晚上7:30-9:30
場地: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灣仔軒尼詩道36號)

2/11(五)
工作,是為了安息!(安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Work and Sabbath: The Perfect Pair
朝八晚十,營營役役,憂心忡忡。辛勞、業積、效率背後,我們的信仰在哪裡?原來,「工作」與「安息」竟是絕配?但我們為誰安息?又怎能安息?
對象:在職信徒
回應:林志輝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3/11(六)
娛樂自己.迷戀自己——青少年怎可能委身教會?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Freedom for Youth from a Culture of Narcissism
買衫買鞋手提sms,閒來YouTube寫blog互窺心事——在這個連iPod、NDS、WII都早晚被淘汰的自戀世代,教會應如何接待青少年?聖經對這一代還有甚麼意義?
對象:所有信徒(適合青少年導師)
回應:駱穎佳先生 FES研究及對外訓練部研究員、《後現代拜物教》作者

5/11(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教養孩童的屬靈智慧
Christian Parenting: Quick Fix or the Pain of Childbirth
我們都想將最好的給孩子;但那些我們看為好的事物,又能否將孩子帶往神那裡?還是攔阻孩子認識祂?我們應如何以神的心腸教養孩童?
對象:所有信徒(適合父母、教牧同工、教導或服事孩童之信徒)
回應:吳思源先生 香港從心會社主席、維護家庭聯盟副主席

6/11(二)
我心尊主為大——假如所有凡人的敬拜都是非凡的敬拜
The Splendor of Worshiping God: What Is Worship for?
不少信徒在崇拜設計上費盡心思,卻不很清楚神滿意與否。於是我們必須問:對於這個大都會,群體敬拜的意義何在?或者問:為甚麼敬拜是非凡的?
對象:所有信徒
回應:譚靜芝博士 建道神學院聖樂系主任

7/11三
鎖不住的欲望——這一代人的性與欲
Untamed Desire? Sexuality in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信徒立志過貞潔生活,但此刻我們卻活在龐大的科技帝國裡,親身體驗著永無止境的欲望橫流。隨著性的影象和資訊無孔不入,我們可如何正視和處理自己的欲望,以致更明白愛?
對象:所有信徒(適合青少年)
回應:蔡元雲醫生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



午間教牧同工聚會
下午2:30-4:30
場地:突破中心地庫禮堂(九龍吳松街191號)

6/11二
性迷宮裡的牧養智慧
Training the Church for Sexual Character: A Pastoral Perspective
在性的課題上,教牧同工往往習慣向信徒重申固有的原則和道德底線;除此之外,牧者是否可以給予更積極、更具智慧的牧養?教會的社群特質跟性品格的模塑有何關係?
對象:教牧同工
回應:區祥江博士 資深輔導員、中國宣道神學院輔導及實踐科講師

7/11三
植根敬拜的青少年事工——從真正的敬拜到真正的信仰
Be Authentic: Founding Our Youth Ministry on Worship
很多教會都開設青少年崇拜,並以此為青少年事工的基礎;但核心的問題是:真正的敬拜是怎樣的?怎樣的敬拜生活才可以將聖經裡豐富的信仰,真真正正的傳予年青一代?
對象:教牧同工
回應:譚靜芝博士 建道神學院聖樂系主任

唐慕華博士對廿一世紀有深刻的洞察和獻策,著述的課題涉及動與靜的節奏、科技的禍與福、教牧與信徒的召命、未來的無望與盼望等;不愧是時代的先知!
——蔡元雲醫生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

閱讀唐慕華的著作,讀者不難發現作者既投入生活、熱愛生命,亦能對身處的社會與文化作出反思與批判……唐慕華再度訪港,信徒不要錯失機會,聆聽她聲調柔和而信念堅強的演講!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查詢:貝小姐(23698512)
報名及詳情: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APPFORM&FORMID=5

唐慕華博士的訪港資訊、訪談、專文評論、作品推介等等,已一一上載於專題網誌!如欲認識唐慕華更多,請瀏覽:
http://mdhk.blogspot.com/


主辦: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
   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
合辦〔教牧講座〕:突破機構
協辦:建道神學院聖樂部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 時代論壇 基督日報

一則關於理財的分享

又是收到朋友的fwd mail。作者不詳,但相信是參加完香港的一個名為「天國與財利」的研討會。

*********


一天吃午飯時,電視螢幕傳來恆生指數受美國次級按揭問題(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拖累下趺600多點的消息。對我來說,這只是一段很普通的新聞,想不到接下來差不多整間餐廳的食客都在打電話,內容離不開是通知別人股市大跌的消息,或是向經紀查詢股價和估貨的電話。餐廳頓時變成股票行,可我卻還在慢慢地吃飯好像與環境格格不入。
早期社會以農業為主,一旦農作物失收或家庭有突發的需要時,農夫便要靠借貸來渡過難關。他們會被放債人任意魚肉,甚至最終淪為債主的奴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早期的神學家大多會認為借錢收取利息是上帝不喜悅的罪行。然而,今天我們已經普遍認為教會把錢借給銀行收取儲蓄利息是一個合理的理財行為,並不是犯罪了。
時至今日,金融市場變得更加複雜。買賣股票是對一間公司的投資,還是買賣「股票」這商品?投資與投機的界線模糊。按法例規定,大部份香港市民需要把薪金的一定百分比進行投資,作為退休的保障。問題已經不是基督徒應否參與金融市場,而是基督徒應如何參與。
月前參加了一個名為「天國與財利」的研討會,講員包括了宗教哲學教授和資深的金融從業員。雖然各位講者均坦言他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卻很認同他們的一些觀點。
當有弟兄姊妹問及,銀行利息偏低,教會應否買賣股票、認股證(窩輪)等保值時,其中一位從事證券衍生產品營售的講員直接了當地說了一個「不」。他反問對方:弟兄姊妹奉獻給教會是想教會做甚麼?之後,他進一步解釋股票、認股證等不同金融工具的作用和目的,因為他看不到教會設立的目的和那些金融工具設立的目的有任何吻合之處,所以他不贊成。
個人投資股票可以作為儲蓄的一部份,那麼買賣認股證賺取更大的利潤又如何?另一位講員,一間投資公司的老闆回答說:認股證的作用是風險管理,若買賣的目的只是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那便需要再想清楚。作為投資公司的負責人,他的公司也沒有因為更大利潤而買賣認股證。
無論是為教會作管家或是個人理財,心態最重要。耶穌基督提醒我們:「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21)同行者,當你看見金融市場大起大跌,你的心在那裡呢?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顧名思義,怎樣管理財富是直接反影個人靈性。

星期四, 9月 20, 2007

張力才是硬道理

張力才是硬道理──對職場倫理的省思

作者:林建國、黃讚雄



只要我們細心思想一下聖經,我們就會發現,張力是基督信仰的一個恒常情況。張力的例子在聖經中可謂俯拾皆是,例如:上帝的公義與基督的十架之間、律法的要求與恩典的超越之間、上帝的主權與人類的自由之間、信心的選擇與肉體的軟弱之間等等。在信徒生活而言,所謂張力,就是信仰要求和實際困境之間的拉扯,而見證基督、實踐信仰,就是如何在這種拉扯中進行取捨和平衡。
 
在馬可福音第一章和第二章,我們看到耶穌基督開始出來傳道的時候,他一方面對受苦者有憐憫的心,以致他不斷去醫治人、顯出許多的神蹟奇事,但另一方面,他為了避免人對他有一個誤會的看法,甚至怕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以致影響他傳道的工作,所以不斷吩附人們在得到醫治後不要宣揚出去,結果發展出一個「傳道──行醫──群眾──迴避──別處」的循環。…



…其實,職場當中的拉扯與含混除了涉及工作範圍的定義和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外,還涉及到所謂「犯規」(rule breaking)抑或「犯罪」(sin) 的問題。
 
在現代的職場生涯中,到底哪些事在上帝面前是犯罪呢、抑或只是干犯到社會上的規條?在英文而言,到是有sin (罪行),還是者犯了規呢(rule breaking)?舉例,如果一個人為了轉工、提升自己的轉工機會,誇大了自己的履歷,換句話說,就是作假見證,這樣成不成呢?對基督徒來說,很明顯,答案就是不成。不可作假見證、欺騙雇主。
 
但關於作假就只有單向的考慮嗎?我們可以思想以下的情況:一個很窮的單親的媽媽,她為了增加收入來養活幾個子女,以及讓她幾個小孩子有錢去讀書、有錢交書簿雜費,在申請綜援時隱瞞了她在夜間做清潔工作的入息。在這過程裡面,這個媽媽無疑是犯了法例,但她是否得罪了上帝呢?。
 
在這個媽媽的緩急先後次序裡面,她只是看到她須要給她的子女受到教育,以致到他們長大後,會有比較好的將來。在她有限的知識和能力下,騙取了政府的錢,就算是她過了若干日子之後,日子開始轉好,她向政府還回所騙取的錢,仍會受到刑責。到底這個媽媽所做的事,是件罪惡抑或是在逼不得已的時候犯了政府的法規呢?
 
值得考慮的是,在實際工作的環境裡,我們的先後緩急是甚麼?我們到底要關心的對象是誰?在上述那名媽媽的例子裡面,我們看到的是她自己寧願犯法都要去關心自己的子女。
 
我們再看聖經裡的一個例子。在馬可福音第三章,耶穌基督在安息日那天,吃田間的麥、治病,他反問人們一個問題,到底哪一樣重要?人重要呢?還是規例重要?耶穌基督都讓我們看到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是當關心一個人的需要大到一個地步,我們可能要犯一些規例的時候,到底不犯規例重要呢?還是照顧一個人重要呢?
 


張力的出路,就是取捨
 
沒有人活在完全理想的環境中,信仰價值與現實生活間的張力是基督徒實實在在每天體會得到的,而見證基督最有力量之處,就是明知在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況下,接受限制,作出取捨,並為其中的遺憾向上主求憐憫。
 
在聖經中,我們會見到不同的人在跟隨基督時會因自己的處境作出取捨,而在基督的恩典下處理自己的遺憾。…

全文請click上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42447&Pid=2&Version=1041&Cid=641&Charset=big5_hkscs



年青畢業生營會
面對現實
澳門新經濟計劃下的生涯規劃

日期︱9月30日至10月2日(三日兩夜)
地點︱聖依撒伯爾靜修院
嘉賓︱黃讚雄先生(前明報加西版副總編.中神畢業.香港GCF幹事)

營費(四餐兩宿):MOP396

繳費作實,報名請電 2835 3544/6662 7590

唐慕華在香港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踏入50周年,邀請著名作家Marva J. Dawn(唐慕華博士,今年EAGC釋經講員)於11月1-8日來港。屆時機構將主辦連串講座,望本地教牧與信徒能從這位兼具深邃靈性及文化批判力的神學家身上,得到更多信仰上的啟廸。
FES有一網誌
http://mdhk.blogspot.com/
將一路發佈Marva Dawn來港詳情,請大家繼續留意。

誰是MARVA J. DAWN?
生於1949年,來自北美的神學家、講師、教育家、聖樂家、作家。著書甚豐,探討課題包括教會觀、敬拜、靈修學、科技社會、孩童牧養、安息操練等等,為現時其中一位最具活力的作家。



MARVA DAWN 演講網上瀏覽
http://www.baylortv.com/video.php?id=000680

星期六, 9月 15, 2007

Back from EAGC 2007


/甘少琴

八月十至十四日澳門基督徒畢業生團契一行八人赴韓國參與東亞區畢業生會議(EAGC),當中包括FCS兩名理事、兩名同工及四位畢業生。臨出發前遇著今年最大的颱風,為今次行程增添了不少“刺激”。

今年的主題是“Root Out of Dry Land”,用中文應怎樣翻譯才最準呢?就把它譯成“再沒有旱地”吧!那在整個會議中,我們是透過什麼內容體驗這個主題呢? 就在這裡向大家分享一下當中的感受和得著。

“神奇”
今屆EAGC(第八屆)有來自十二個國家及地區的二百多名畢業生參加,並邀請了唐慕華(MARVA J. DWAN)擔任聖經分享(釋經講道)的講員,說到MARVA,除她的聖經分享外,她個人的生命展現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見證,縱然身體很多殘缺:腳是義肢、一邊眼幾乎盲、一邊耳弱聽、心臟及腎臟又有毛病,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還可以要求她怎樣,但她就是仍能說出具吸引力及令人反思的信息,在她身上不禁要說聲“神奇”──神的奇妙。

沒有修飾的需要
會議中安排了五個國家及地區分享當地的畢業生運動,令人感恩惠的是在這個會議中大家都坦誠分享自己地區的社會問題及運動的推動情況,在這個大家庭裏,沒有需要修飾的理由,分享中我們看到的是需要、是難題,但也是機遇。會議的第三天晚上,輪到我們分享本地的運動情況,今時今日要介紹澳門,很難不由產業龍頭大哥──賭博業出發,介紹人也幽自己一默:在澳門如此的環境中,有人說GCF全寫是否為Gambling Christian Fellowship?(正確寫法:Graduated Christian Fellowship)這除了作為是笑話外,也是對我們幾個澳門畢業生的而言,是值得反思的。我們的城市將何去何從,會否有一天“全民皆兵”從事賭彩業呢?

後現代加上全球化的大融合
在全球化為世界帶來重大影響力下,我們有沒有關注世界性問題,還是仍覺得與你沒有關係,只著眼教會的四道牆呢?葉松茂 博士在分享全球化的題目上,表示全球化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環節:小至手上用的筆、身上穿的衣,大至大型的機械。無可否認全球化帶來進步,更甚的是對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這場後現代加上全球化的大融合(crossover),沒有選擇與否的餘地,因根本已在其中。同時不要忘了,在不少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印度、中國還有許多看不到希望的弱者,他們可能未能跟得上步伐。

Mega Church與人質事件
韓國教會一向都被港澳教會視為學習對象,因世上最大的基督教教會也在韓國,會眾七十五萬,是澳門人口的一點五倍,在韓國Mega church--大型教會的發展不斷脹大,但不說不知韓國的基督徒由一九九零年的一千二百多萬,減少至二零零五年的八百多萬,每年更有近千間的小型教會“關門大吉”。而基督徒在韓國人心中的評價不斷下降,在早前的人質事件中可以看到,韓國社會對短宣被綁架事件反應有很多的落差,有些人甚至覺得反感。分享韓國教會情況的牧師反映,過去基督徒在社會中有不錯的聲望,今天演變到如此地步,很大原因是基督徒的社會承擔減少了,生活與信仰脫節,很多基督徒只把信仰視為興趣和消遣,樂當隱形基督徒,不把信仰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想這就解釋了為何韓國的大型教會的發展不斷。

堅定信念,繼續上路!
總結這次會議,讓我看到基督徒畢業生運動的更大圖畫,從挫折中學習,從分享中勉勵。

這個年代,我們要承擔的又是什麼?作為天國福音運動的一員我們可以怎樣改變世界呢?有人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基督徒畢業生,一群所謂知識份子,除知識外,能讓我們在這條天國福音運動的道路上堅定持守的,就是激勵我們生命的基督信念。

EAGC營後感言

[warning: long....]

hmm...ok. so I can see that many of us who participated in EAGC have gotten something back with us -- in addition to all the gift and souvenir-- something that moved our life more deeply, inside. So, before I forget, I try to write down my personal reflection after coming back from EAGC, to share with you:



Why I go to EAGC?
Well, I can't really remember the "why". Maybe because I was too bored with my own life? I haven't joined any of these large gathering (or "camp" as the Macau/HK Christian always put it) for a long time (the last time was "Wa Fok" at Macau, if it counts). Plus, I also want to see Korea - the country and the mega church. Heard a lot about the "success" in Korean evangelical move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since I've never been to Korea, why not take this chance and go onto a "holiday trip" with a few young people! :-)

So, more or less, I think I started out as just "Hitchhiking" with the Macau GCF people for a vacation (not vocation!) short trip. Ok, to be honest, since Macau GCF does not have a solid "membership" scheme, I did not identify myself as a GCF member, certainly not before this EAGC trip. But I'm glad I get to know a little more about GCF/FCS and our teammate through this trip!
My expectation for EAGC
Since I was just in a "vacation" mindset to start out with this trip, I didn't put too much thought into what it would be like or what I should get out of it? Although, God always do the unexpected when we least expect it. It turns out to be more than a pleasant holiday trip, or even a regular Christian camp experience for me. It certainly gets me into more deep thoughts about my life in all aspect (career, church life, spiritual life, family lif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etc.) and also Macau as a city we call home.
The Conference
People
The most wonderful part of this trip is the people --
1) Prof. Marva Dawn (key speaker) -- an amazing, powerful yet gentle loving mind trapped in a crippled body. I'm sorry to say that, being part of the video-game & fast-food generation, reading is not an attractive option for me. And so I never read Marva's book before. Although I heard that she is a great teacher and book writer. But I think "seeing is believing". Her image of very slowly (and probably very painfully) walk up and down the very short stairs towards the podium still remains in my mind.

2) Korean Christian -- heard so much about them, their amazing growth in quantities (e.g. mega church). But this time, I get to hear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how they get where they are today and the struggles they are facing, 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kidnapping incident in Afghanistan . One Korean missionary lady use the word "repentance" multiple times during her speech on the topic of Korean cross-culture missions. I can see that during that night, there was no smile on her face through out the event - even while many audiences were laughing in response to the "humorous" presentation of some of the other speakers. If I remember correctly, she is in charge of a missionary institute focusing on Islamic studies. I can imagine that part of her job was to prepare the Korean missionaries and send them out to Islamic countries, those like Afghanistan .

Event
The Cultural Night in the last day was certainly something to remember. Each country/region put their best talent on the stage... well, ok, so some are better than the others :-) (and yes, they kept using the word "country", which is politically incorrect for some of the participating "regions", but why do we care?!)

I was amazed that our Macau team also put up something very creative and certainly very impressive to delegates from other Asian countries. We became famous overnight!! haha!!
[The Tourism Office should pay us for the promotion of Macau! and probably also 咀香園 too! ]

Nation
One thing that hit me is how the Korean brothers and sisters love and pray for their countries. [You can hardly see any non-Korean made cars on the street!] In contrast, at the Cultural Night, when the MC call for the delegates from China to stand up (note: there was no China team), HK & Macau team were still on our seat - waiting for the next call for HK & Macau team. Yup, ten & eight years after the return to motherland, how well do we know China? What is our identity?
What did God say to me through this conference
Wow, this is a tough question. For me there's no simple answer. Since I came back from this conference, I've been doing some rethinking about my life, family, career, church... and GOD? Through the sharing session, I can see that Christian communities around Asia are facing difficulties of their own. Even Marva Dawn has her own sad story... [if one of my small group member did not tell me wrong, I think she said that Marva Dawn was divorced before. And the reason is that her ex-husband run off with a nurse that was taking care of her...?!] So God did not promise blue sky for us always. But He will give us strength to overcome any sadness in our life. Remind me of one of the verse in a recent movie (Evan Almighty): and God said, "Whatever I do, I do because I love you."
Conclusion
All in all, the EAGC experience has been a wonderful gift for me. In short, it left me with a warm feeling of the love and hospitality of Korean brothers & sisters. Also a brief insight of the suffering and struggles in the Christian communities in all these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encouragement of seeing Marva Dawn in her speech still remains in my heart. If time permits, I think I will very much like to join the next EAGC conference.

Joseph Lai.

ps. did you notice that the ceiling of the newly opened Venetian shopping mall / casino is painted with angels all around?! yup, God is watching us ;-)



阿Jo在日本畢業生代表分享其畢業生工作後便代表澳門上台為日本祈禱。沒錯,要用英文祈呢!看他祈得多懇切。唔知有冇祈埋釣魚台呢?

星期四, 9月 06, 2007

面對現實


年青畢業生營會
面對現實
澳門新經濟計劃下的生涯規劃

日期︱9月30日至10月2日(三日兩夜)
地點︱聖依撒伯爾靜修院
嘉賓︱黃讚雄先生(前明報加西版副總編.中神畢業.香港GCF幹事,曾主講「馬禮遜的職場張力」,大受歡迎)


談生涯規劃,經常只集中從裡面出發,如性向測試、Self-Direct Search、九型人格之類。卻忽略從外面的形勢去評估,尤以今日澳門急劇的經濟改變下,沒有把龍頭產業的影響計算在自己的生涯規劃上,是不設實際。

此營會將會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心態,細談在博彩旅遊業壟斷的經濟下,基督徒在職場的未來及處境反省。

覆蓋重點:

.認清自己的選擇:是我在規劃生涯?抑或生涯在規劃我?
.聖經的工作觀及現實的張力
.從矛盾處境如何作最理想的抉擇?
.釋經+處境反省+職場神學+群體實踐


生涯規劃,就是面對現實。




9︱30
入營註冊
面對現實:我的生涯故事
讀.戲.室
小組回應

10︱1
小早會議
面對面現實:工作與工作觀
職場對談
查經:帝國陰影下的市井生涯
再面對現實:工作的張力與辦公室政治

10︱2
o黎多件面對現實:彼得的抉擇
GCF與群體實踐

營費(四餐兩宿):MOP396(9月20日前優惠﹣MOP369)

繳費作實,報名請電 2835 3544/6662 7590

星期三, 9月 05, 2007

韓國人被塔利班綁架事件後社論及報道

基督教元老:數量增長政策引發戰斗性傳教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7/09/05/20070905000009.html
教會的數量增長政策促進了海外傳教的競爭,並刺激了好奇心理和探險心理較強的年輕學生,在義工活動的美名下強行傳教活動。就好像以前把傳教士派往派遣佔領軍的外國,展開讓異教改信自己宗教的戰斗性傳教活動。”



獲釋人質代表:對國民和政府深感內疚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7/09/01/20070901000009.html
“在喀布爾的一家韓國餐廳吃過早餐之後,客車司機說‘要接受手術,於是給我們介紹了另一名可信的司機。在經過加茲尼省時,(新)司機說‘是我認識的人。’中途拉上了兩名當地人。在拉上這兩人繼續前行20~30分鐘後,出現了槍聲。



大韓民國在阿富汗事件中失去了什麼
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7/09/04/20070904000022.html
世界反恐戰線因為我國而被洞穿。我國為塔利班提供了展開國際宣傳戰的舞台。大獲全勝的塔利班公開宣稱:“今後將繼續綁架人質。”

星期二, 9月 04, 2007

支持本地原創…The Moment 原創音樂CD發佈音樂會

The Moment 原創音樂CD發佈音樂會
一班有共同信念的年青人,以熱情去做音樂,以歌聲與您分享愛生命、愛世界的音樂歷程。

門票現已公開發售!!




日期: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8:00
地點: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演出名單:林茹芬、陳麗靜、陳思敏、黎淑貞、楊心心、葉思寧、蘇慧敏、阮志豪、陳錦全、陳暢堅、陳俊 明、陳正中、侯勇明、張震宇、黃志強、陳宇健
音樂總監:李庭芝
門票價格:$80【六十歲以上長者及全日制學生七五折優惠 (入場時須出示有效証件)】
售票地點:浸信書局、邊度有書、耶路撒冷之城、Supermarket〔精品店〕

查詢:66137192

音樂會觀眾可以半價$40購買"The Moment"原創音樂專輯。



"The Moment"原創音樂專輯全澳唯一試聽點

瀏覽The Moment 原創音樂專輯的blog http://the-moment-cd.blogspot.com 試聽歌曲 歡迎留言分享

星期三, 8月 29, 2007

我們都在帝國陰影下








威記(威尼斯人)渡假村開幕,在澳門這塊丹丸之地上成為全亞洲最巨大的建築物。也標治著本來太平遊閒,小本經營的澳門社會,正式進入全球化資本家的遊戲,與香港,拉斯維加斯一爭朝夕。澳門有特色的、有時間限制的、放慢生活的,從此不復再。換來的是一種像被擄一樣地活在帝國的陰影下的時代。

帝國,並不一定是政權,也可以是金錢的力量。看看每座賭城(山)的投資,那種人力資源的吸收,那股令人可以改變事業甚至生活方式的力量。全澳市民幾乎要倚仗去生活的大勢,令人想起電影《戰狼300》裡的波斯帝國,像那個王所道:『我不需要你為我站著,太倦吧。我只需要你跪下!我要你知道我是仁慈的。』

帝國就是,沒有她,我們會死的壓力。這壓力使人無法自主地對信仰作決定。這壓力在電影裡只有300人能抵禦,在舊約也有7000個不向巴力屈膝的人。IN THE SHADOW OF THE EMPIRE! 這帝國不經不覺已籠罩在整個城市之上。




澳門威尼斯人開幕與澳門的前景分折;許仕仁任澳門特首? 請收聽
http://www.myradio.com.hk/download/tam/tam20070828a.mp3
http://www.myradio.com.hk/download/tam/tam20070828b.mp3

威尼斯人開幕新聞摘要


::威記開航 向全球拉客::
【澳門日報8月28日消息】在船伕歌聲中,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蕭德·艾德森主持了貢多拉的下水禮,象徵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這一“航空母艦”正式開航。艾德森矢言要向全世界拉客,使澳門成為旅客能夠逗留三至五日的旅遊目的地。該集團也證實將自組船隊、機隊,船隊將在十月投入服務。

午後排長龍萬人空巷

總投資達一百九十二億元(廿四億美元)的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昨日開業。晩上七時十八分,在有一萬五千個座位的綜合館內,行政長官何厚鏵、中聯辦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松甫,與艾德森、營運總裁威廉·懷德等酒店高層共同主持開幕典禮,與三千境內外嘉賓共慶“威記”開業。

隨後,這個位於路氹城佔地一千○五十萬平方呎、號稱“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綜合度假村酒店正式對外開放。從下午開始輪候的數千旅客、居民魚貫入場,秩序良好,沒有出現當年“萬人迫爆金沙”的亂象。至深夜入場者逾萬人,場面墟冚。

本澳多家博彩企業領導層應邀出席盛會。面對美資首個眞正綜合度假村,在本澳博彩市場尙佔“半壁江山”的澳博行政總裁何鴻燊笑口盈盈,重申不怕競爭,也歡迎競爭。

強調與其他博企共榮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是亞洲最大型的單幢式酒店及世界第二大建築物,規模媲美拉斯維加斯,同樣具備飮食、博彩娛樂、酒店消閒、會議展覽等頂尖商務及旅遊元素。

艾德森認為,該酒店的開幕是史無前例的創舉,更是澳門經濟發展及亞洲旅遊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有信心透過多元娛樂,拓展不同地區的客源,使澳門發展成為一個可以令旅客逗留數天的旅遊目的地。

艾德森表示,澳門博彩業仍未飽和,相信澳門明年的博彩收益將繼續超越拉城。由威尼斯人牽頭的“金光大道”十四家酒店,亦將在明年起陸續落成,未來總共提供二萬個酒店房間,逾三十萬平方呎的購物中心及近三萬座位的綜合娛樂設施。

威尼斯人在亞洲的崛起已引起本澳業界及鄰近地區的關注,但艾德森說,希望與其他博企共同繁榮,共同提升服務質素;與香港的會展業將是“互補關係”,不會構成競爭。

千二記者採訪甚墟冚

“威記”向世界引客的訊息,在整日開幕活動上甚為彰顯。艾德森在記者會上坦言,繼澳門、新加坡之後,下一站有興趣的是印度市場。此外,威尼斯人也專門安排了三對分別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的新人,接受艾德森伉儷的祝福。多達廿七個國家和地區逾一千二百名記者報名採訪。

艾德森日前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他有信心中方會批準更多旅客到澳門旅遊,不擔憂內地收緊居民訪澳;同時,會設法找其他國家的旅客來澳。

有消息稱,在“威記”開幕前,艾德森已頻頻派員到韓國、新加坡等地,考察當地市場並着手制訂策略,吸引當地人來澳。

另外,威廉·懷德日前對傳媒透露,十月十八日將在氹仔北安碼頭開通澳門至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的渡輪服務,也可能在香港的上環港澳碼頭與尖沙嘴碼頭上落,與信德等船隊正面交鋒。威尼斯人已購入十艘客輪,每艘可載四百二十名乘客,時速四十公里。

老艾稱三至五年回本

艾德森在上述專訪中也表示,他有信心“威記”在三至五年間回本。雖然“威記”牌面主打會展及綜合娛樂,但艾德森還是緊張賭場生意。昨晩開業後,他與其他高層率先巡視賭場,了解客人反應。

艾德森:澳賭業明年遠勝拉城
澳門這個全球最活躍的博彩城市,隨着威尼斯人項目開幕,澳門的博彩業更顯光芒。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主席艾德森表示,澳門鄰近是人口龐大的市場,去年澳門博彩收入比拉城多一百億,相信明年兩者間的差距更遠,澳門表現更勝拉城。

艾德森表示,在拉斯維加斯,現有賭場逾百間;去年澳門博彩收入已超越拉斯維加斯一百億元,他相信明年更遠超此數。

該集團總裁及營運總裁威廉·懷德樂觀看待澳門博彩市場的發展,尤其在金沙開幕後,增長十分快。不過,威尼斯人項目所開闢的是一個新的市場,除可舉辦不同的活動外,亦能吸引不同市場的客源,開拓更大的市場,同時讓遊客延長逗留時間。他有信心澳門威尼斯人有很好的前景及業務增長。

懷德相信擴大客源及延長逗留時間,不僅只對集團有利,對整個市場亦有很好的前景。澳門周邊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一億二千萬人口的日本、二千萬人口的韓國、七千五百萬人口的泰國等地的龐大人口市場,令集團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延長遊客留澳時間

該集團除了早前組織四百家澳門以外的旅行社到威尼斯人考察,硏究如何透過旅行團模式把各地遊客牽引來澳,並把他們的留澳時間延長至三天多,集團更會着力開拓日本、韓國、中國的北部以及世界各地的客源市場。

集團除了可為遊客提供不同的娛樂外,他們也可參與會議及其他不同的綜合活動,在多元的活動中延長逗留時間。

懷德以拉城項目為例,指出拉城項目每年接待三千九百萬客量,客人平均逗留四天。澳門由於鄰近中國內地,他預計澳門項目的客源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如遠程客多數會住多幾天,住宿客平均逗留時間介乎三至五天。

下個目標或是印度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澳門與中國大陸毗鄰,自然容易招客。懷德亦承認威記項目以大陸客為目標對象,但非大陸客亦無任歡迎。

亞洲市場的龐大,是令集團積極在亞洲地區探路揷旗的主要動力。有來自印度的傳媒在記者會上問艾德森有否興趣到印度這個人口龐大的市場發展博彩事業,艾德森坦言“絕對可以在印度開設”。

事實上,他亦希望可在當地樹立發展項目。雖然亞洲地區中,澳門及新加坡均有同類型設施,“但我不認為我們提供的(現有)設施可以應付得到龐大的人口需求。”供不應求,也許正是艾德森“擦定魔術棒”準備在印度市場上“施法”的原因。

政商界:威記帶旺特色文化旅遊
多位政商界人士認為,“威記”投入營運會為本澳博彩業拉開新的一頁,除為本澳經濟和旅遊業帶來新元素,還會衝擊本澳的人力資源、政治和文化。但相信該大型項目的營運不會分薄其他博彩公司的市場份額。

應邀出席“威記”開幕典禮的立法議員崔世平指出,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作為路氹城“金光大道”首個大型旅遊娛樂綜合項目,論規模和設施在區內、乃至世界都算首屈一指。該項目會否重新劃分本澳博彩業的市場格局,崔世平指出,由於該項目除了賭場之外,還有購物和旅遊配套設施,相信以一般賭客的習性會有各自的喜好,不會因為賭場的規模而到較大規模的賭場耍樂,難出現“規模效應”。相反,各賭場和博彩公司可以因應市場定位和客路吸引不同的客人。崔世平相信,“威記”可以為本澳吸引到一批家庭和會展客,帶旺本地的特色文化旅遊。

避免衝擊傳統價値觀

議員李從正指出,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投入運作為本澳博彩業新一輪競賽拉開序幕,相信該大型項目會為本澳經濟帶來新的增長,亦會為本地人力資源市場帶來新的衝擊。他促請當局要藉着這些大型項目的實力培訓本地人才,且要健全法制確保本地僱員的就業權利。此外,隨着這類大型的旅遊娛樂項目在未來幾年陸續落成,當局要正視本澳的政治生態和文化的變化,以免本澳傳統的文化和價値觀受到嚴重衝擊。

對於“威記”的設計和規模有何値得澳博學習之處?澳博董事蘇樹輝在出席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開幕禮後接受訪問時指出,澳博旗下的項目和“威記”的項目各有特色,可以互相參考。相信本澳的博彩業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開業不會分薄其他博彩公司的市場份額。

::威記:主管優先用澳人::
對於人力資源的問題,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利·史東(譯音)表示,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已聘請了近萬名員工,預計未來還會增聘六千人。

今後亦會遵守對特區政府的承諾,優先聘請本地員工,將來的主管階層人員亦優先由本地居民擔任,只有在澳門招攬不到合適人才時,才向外地招聘。

對於現今澳門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百利·史東表示,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將聘用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名員工,除了自行招聘,亦會委託招聘公司招攬人才,因為越好的人才越能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此外,隨着“金光大道”其他酒店陸續落成,亦會繼續招攬更多各類人才,同時亦會提供很好的培訓和晉升機會。

百利·史東還表示,澳門金沙開幕至今,一直堅守對特區政府的承諾,優先聘用本地居民。現有的七百五十名管理層人員中,雖有部分人員聘自外地,但將來澳門金沙的管理層會由澳門居民出任;同時,所有荷官都是澳門居民。

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艾德森亦表示,要將澳門發展成旅遊娛樂目的地,首先要聘請人才。但澳門的失業率極低,如果確實不能在澳門聘請到合適人員,亦可到香港及內地招聘人才。


::失業率3.1% 年底跌穿3%::
【澳門日報8月28日消息】五至七月,威尼斯人開幕前夕,各路招聘會層出不窮,但澳門失業率不跌反升,較上一期微升0.1個百分點至3.1%,失業人口約為9,500名,主要是應屆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有學者認為,威尼斯人項目投入運作、美高梅第四季開幕,澳失業率有機會破3%,將是一九九四年以來的最低點。

招聘成本料增加

統計局資料顯示,五至七月9,500名失業人口中,1,600人正在尋找第一份工作,佔總失業人口16.6%,所佔比重較上一期升5.0個百分點。

理工學院公共行政課程主任陳卓華表示,一般情況下,失業率維持於4-5%屬正常及健康狀況。澳門因着博彩旅遊發展,帶動失業率創新低,上季更達3%水平,相當罕見。

但澳門失業率計算包含外僱。隨着今天開幕的威記未來數月各項設施陸續投入運作,美高梅緊接於第四季開幕,用人依然緊迫。而外僱陸續輸入,澳門失業率有機會再創新低,破3%至2%水平。失業人口續降,對於外資,意味着招聘成本更高。

人才爭奪區域化

隨着博彩業開放,本地就業市場已邁向國際化,近水樓臺,香港成為澳門主要的人才輸送地。但陳卓華指出,近年,香港就業市場環境理想,預期未來金融、服務業同樣急需要人,招聘已有難度。未來,亞洲將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企業搶人需要與周邊市場競爭,企業招聘需要站在更高的起點,薪金、福利亦定要更進一步。

今年五至七月失業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則與去年同期的水平相同。按行業分析,建築業和製造業的失業情況較上一期有改善,其他行業則變化不大。

此間勞動人口估計為31.07萬人,當中就業人口30.12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9.5%,較上一期及去年同期分別上升0.8及3.4個百分點。

星期一, 8月 27, 2007

職場的稗子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裏,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裏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那裏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 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太十三:24-30)

每次打工打到氣頂的時候,我總會做兩件事:第一件是睇《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特別要睇尾段,當你的戰友一個二個瞓低,你已經沒有內疚的時間!你只有繼續用手指繼續在扣板機上盡你的能力開槍,而最後像二等兵頼恩問自己老婆:「我是否一個好人?」

我打工打了那麼多年,我像大部份打工仔,覺得跟自己不同的就是敵人,跟著,自然地會vicitimized自己 (妄想被害症),以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雷霆救兵》的提醒叫我不要只看攻擊自己的就是敵人,自己也要做好成為一個「好人」而不是「受害者」,因為「受害者」未必一定是「好人」。

第二件事,我會做的是讀太十三:24-30,就是因為讀了很多遍,現在才有一點點領會。這段經文可說是耶穌撒種比喻的下集。一開始叫我們震撼的,就是耶穌講出了人生的現實──原本好地地,依家一鑊泡!

很多人都喜歡「起初」的日子:「當年間公司好warm㗎!雖然人少,但關係好好!」「舊時間機構好有異像,依家唔知做乜......」很多人想若果撒好種的是人子 (38節),那麼在祂的保守下所耕的田地,為甚麼祂會讓魔鬼撒下稗子?我想這條問題很難答,不過,我想耶穌亦不會準備答。我認為重點不在「上帝是否會保守」的問題,這段經文要講是就是你我都會面對的事實── 「花無百日紅」,無論一間公司、教會、機構,甚至你的婚姻,「起初」很好,往往總會有變壞的可能。

現在要處理的是,你發現種子和稗子「同時」成長,在職場自然會問:
1. 為甚麼她 / 他會在這裡?
2. 為甚麼惡人當道會有那麼久?
3. 為甚麼不早點知道他 / 她有問題?

26節講的也是現實,為甚麼不早點知道他 / 她有問題?往往要等大家長苗吐穗的時候才發現?因為可能大家入職時都咁高咁大,彼此觀望,所以都未覺大家擁有的殺傷力,直至大家有機會升職,牽涉到自己利益,面目就會開始猙獰。我曾見過有人為了自己利益向董事散播謠言,最後給兜走的例子。問題是,很多人為甚麼不一早兜走他 / 她?原因很簡單,太早還沒證據嘛!太早處理會打草驚蛇,恐怕抽出稗子,連未成熟的麥子也拔出來,小不忍則亂大謀。沒有智慧的人看不到太早處理,以為祈禱:「主啊!求祢快快拔出這個衰人!」就能解決問題,相反,就是太早處理會危害到大家的處境。所以,主人說:「容這兩樣一齊成長!」這段時間最難捱,既然你已發現稗子,老板看著又不去處理,還由得這些稗子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不過,這段經文給市井聖徒最大的挑戰就是對主的信心。我們的神是知道那些是稗子,那些是種子,祂要等到收割時,而不是長苗吐穗的時候才處理。因為那個時候,麥子已長得比稗子高,只是將長熟的麥穗對下少少的地方切割就沒有問題了。

面對辦公室惡人,首先就是不要將自己變成惡人。第二,就是不要跟他們糾纏,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到上司看到真相,他自會處理。我工作了那麼多年,我發現原來「信心」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基督徒抱著職場沒有公義、上帝不會工作的心態,上帝就不會工作。若果你相信上帝會工作,祂就會工作,不需擔心。

作者:陳榆(載自網上畢解)
http://www.gcf.org.hk:8080/gcfportal/cms/index.php?page=content/articles&article_title=general&type_id=210&item_id=1876&lang=zh-tw

星期五, 8月 24, 2007

財富療你

︱職場講座︱
財富療你
富聖經原則之個人理財指南


2007年9月7日(五)
晚上8時正
FCS夢工場(東望洋新街美利閣1樓C/V4層)


講員︱吳澤偉先生 David Ng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前會長
納思資源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香港GCF執委/早年於中國神學研究院研習神學/曾於香港多間機構講授個人理財工作坊

冇水點算?有水又點算?冇水怎樣擺脫「長期糧尾」的咒詛?有水又點樣按天田福音的教導作有智慧的生命投資呢?



報名費用︱$120
9月4日前報名︱$60


必須留位報名,繳費作實,請聯絡 6662 7590 / 2835 3544

星期四, 8月 23, 2007

預言自己將死在曠野的保險從業員


吳澤偉 (David) ,由畢業第一份工起,就沒有離開過銷售行業。他於2005年結束27年銷售保險的工作,但仍然維持退而不休的生活,正用另一種方式延續他對此行業的未完的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生涯經歷。
David 於77年預科畢業,想過做會計文員,頭一個面試竟被人恥笑他「大想頭」,他心想一但真是做寫字樓,遇著不好的上司,下塲不是上司死便是他自己死。他認識自己是個喜歡自由和戶外工作的人,就想到不如做sales (推銷員) 。又因為讀書當年選讀生物,一心做醫生,如今做不了醫生,不如賣西藥。就這樣入了賣西藥這一行。
做不夠三個月,他已經發覺自己差不多已經「不用做都有得食」,原因是此行的客仔──醫生,只要認為你賣的藥合用,價錢又便宜的話,便會自動訂貨,不用什麼跟進。於是他每天上班個半小時,寫好幾個工作滙報,和醫生「夾好口供」,便可和同事食過「long bunch (早餐連午餐),然後各自去享受生活 。就這樣,他做了不夠一年便可以和朋友「夾錢」買了人生第一艘遊艇。
這麼舒服的工,他為什麼會離開呢?原來當時有位年資高、薪金高的同事,因為和上司發生了一件小衝突而被辭退,公司很快請來一個後生仔,經歷三個月,生意完全沒有減少,他就猛然發覺:原來這個位有沒有自己根本沒有分別,「我」是可以隨時被取代的。於是,他就決定離開。


之前,他因著要為遊艇買第三責任保險,他認識到一個保險經紀 (broker) ,是兼賣人壽保險的,他就靈機一觸,不如看看賣保險是否適合自己。他見過三間公司,一間說:「你得廿二歲,太年青,我們不請。」另一間開了兩堂大講座,便說:「你們都合格了,可以簽約,出去做生意了。」他覺得太兒戲了。唯獨那個保險顧問的公司,安排了人,詳細地向他解釋保險的概念和它與人的關係,他很認同當中概念,於是就開始做其「保險經紀」了。過了七、八年,他便自己開了一間小公司繼續做這行生意。


David做了老闆五年,感到非常辛苦,主因是政府於八六年起為加強對業界監管,推行了一連串的立法,一則將「保險經紀」(broker) 和「保險代理」(agent)的界線清淅化,另方面要求broker要購買「專業責任保險」,適逢澳洲發生連串相關索償,令此類保險費用大幅增加,他就想與其與保險公司對分收入,不如加入大的保險公司做個「保險代理」(agent) 更好。於是,他就選了一間他認為是信譽最好的公司,成為當中的代理,由最低一層做重頭做起。憑著多年的經驗,很快就做出成績,成為公司的「人辦」,一步步升上銷售人員的最高的一層。
當被問及這廿多年來的起與跌時,他分享說他的事業高峰卻是家庭生活裡的低潮。David和他太太沒有生孩子,夫妻相處一向不錯。大概十年前,是他的事業最高峰(以銷售成績來衡量),在同事的羨慕和歡呼聲中,他感受到的是「一面倒」的認同。然而家中的太太卻明顯不同,她會質疑,她會挑戰,這點起初只是點點滴滴、亳不起眼的感受。但當他第四次獲得到行內頒贈的最傑出保險從業員奬時,他太太竟然婉拒和他影一張合照。當他和同事接受公司奬勵,高興地往美加開會遊玩三星期後,他撥長途回港約定太太待他回來一起吃晚飯時,太太竟然絲毫不感高興。這時,他才發現太太並沒有因他的事業成功而高興。在回程飛機上,他反省過去幾年和太太的關係,才驚覺自己不經意間已忽略了太太,於是向上帝認罪悔改,立志要將事業目標重新較正,並要把太太視為自己最重要的客戶,要努力賺回太太的接納。到訪問一刻,他才發現那時差不多用上三、四年時間才能賺回太太的心。
至於在工作上,處理客戶關係並不困難,最困難的反而是滿足管理層無止境的要求。管理層常常為了借用一些成功銷售員去刺激其他人用功,會不斷逼他「再創佳績,更大問題的是,他們會要求sales 推銷一些所謂「熱賣」的新產品,而那些產品可能只是因為某某管理人員出意見,使公司花錢去研究的新保險方案,但事實根本對客戶沒有什麼大幫助的。這種情況使David最感難為的。他是怎樣處理這問題呢?他說,叫他感恩的是自己很早已找到一個「空間」(自由) ,免過這樣的壓逼,就是因為他有一位好上司能替他擋去不少要求,而他自己也是選擇能避則避,不能避則表明(assert)立塲,甚至正面挑戰對方。多年的經驗也告訴他,管理者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公司的問題,如何讓公司的生意收支平衡 (當然有增長是更好) ,因此,如能遇上可交心的上司,大可分享你對他的諒解和願意協助的心意;若與上司未能交心,只要能做出成績,就能反過來掌控你的上司。所以,若果你長時間也未能從上司裡爭取合理的空間,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數落上司,而是問問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份工。
 
對於正疑惑自己是否適合保險行業的人,他強調最重要是對人有興趣。若果一個人只關心是否能在每個客戶會談中簽來一張新保單,他實在不適合這行。他認為做這行,必須能享受見客的過程,例如:享受對客戶的進一步了解,享受為客戶除去過往負面經驗的過程等。
David早在十年前的那次飛機旅程已思考自己在職場上的使命。後來遇上九七的金融風暴,他想幫助客戶透過經濟難關,卻發現行內有些行政人員的做法竟是拉高保單貸款利率,他甚感不滿之餘另想方法幫助客戶。之後他就加入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LUAHK) 執委會的工作,由97年至2000年,分別負責過專業操守、會員服務等事務,直到任職會長,一心想在行內推動改革。雖然他很快被行內一些既得利益者揶揄、恥笑,甚至封殺,他仍然一心行他認為對的路。
關於他的召命,上年已從銷售行列中退下來的他,還是滿有鴻圖大志。他表示他相信自己是那些會死在曠野的以色列民。他說民數記裡,有兩次數點可出去打仗的男丁,分別發生在剛開始曠野旅程和將要入應許地前,人數都是六十萬。而第二次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第一次中被數過的,換言之,都是新生的一代。第一代以色列人雖被命定要死在曠野中,卻在漂流期間打敗了兩個外邦王。David相信他要善用自己,打敗外邦王,為下一代人開路,並且裝備他們成為第二代精兵,意思就是要較正保險行業的方向,由只顧賺錢,重新歸回那個重視與人關係和助人發展的本質。他說對於未來,他不期望什麼安樂的生活,反之,他希望將師徒般的祝福傳遞下去,而他自己,能有一個 ”clean death” (沒有污點地死去),已經是不枉此生了。

載自www.gcf.org.hk〈預言自己將死在曠野的保險從業員──「畢基」的執委吳澤偉〉

另有吳澤偉過往理財講座精華:

管家型投資新態度
http://gcfmacau.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09.html

更可在FCS夢工場收聽《理財有道》

星期四, 8月 16, 2007

SHOWERS OF BLESSING


捨不得.因為盡是祝福。

三年一次的EAGC剛在南韓首爾結束。正如大會主題曲「Showers of Blessing」所言,這個跨文化國界的畢業生的交流看見上帝的計劃能在這個世界彰顯,而我們每一個來自不同方言種族的人能有份於天國的使命上。

每張相片都盡是上帝的祝福,showers of blessing!感謝上帝給予我們有群體同行:
blog.paran.com/eagc

星期一, 8月 06, 2007

第三期(8月)FCS NEWSLETTER



新一期FCS通訊現已出版,請到FCS夢工場或所屬教會機構免費索取

亦可下載電子版
http://www.macaofcs.org/newsletter/FCS_newsletter_web3.pdf




下載7月份電子版
http://www.macaofcs.org/newsletter/FCS%20newsletter%20web2.pdf

星期五, 8月 03, 2007

李思敬:信上帝守誡命就能成聖嗎?


【時代論壇訊】在一個題為「遊刃於故事與誡命之間:成聖召命的定向」的講座中,李思敬引述了司托德牧師 (John Stott) 的話﹕「講道員講的是如何連接兩個世界:聖經的境界跟今日的世界。」 他以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信徒不要死守誡命。他亦提出成聖召命並非我們的工作,反而是上帝在我們當中對我們所作的。聚會於浸會大學會堂舉行,約四百人出席。

講座分為三部曲。他先從聖經入手,解釋市井之徒與聖徒產生隔閡的原因,並重申聖經內的故事和誡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原則, 而是有無限因時制宜而變化的可能。 因此,基督徒要適應社會,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靈活變通,並不是死守原則。 他提醒基督徒要經常遵守誡命,並要注意聖經的提醒。 在總結的時候,他再次強調基督徒要實踐上帝的話於生活當中,活在現世,就要作上帝的見證。 在遵守上帝誡命的同時,亦有犯錯的時候,所以基督徒要經常到教會向上帝認罪,誠心悔改。

在從讀聖經入手的部分時,李思敬先後提及市井之徒與聖徒的距離和基督徒應如何立身處世。 他提出三個重點﹕「觀察 (observation) ﹑解釋 ( interpretation ) 及應用( application ) 聖經。」 釋經 (interpretation) 經常會製造誤解,因為基督徒若想將聖經的原則應用到生活之上,往往都會感到困難。 這某程度上,反映了現實: 「聖經所包含的是永恆不變的原則以及完美的概念,是有別於充滿殘缺﹑罪惡和扭曲的世界。」 那麼,聖經如何可應用在這個世界上? 就是重回起點,從讀經開始-觀察﹑解釋及其應用。 聖經記載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原則,而是無限的可能。基督徒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聖經,並要學似 「獅子吃飽後吼叫一樣」,學會欣賞聖經,並有因此而滿足的感覺。

即使聖經記錄了六百一十三條誡命,但李思敬指出,聖經並不是以律法作為基礎 ﹕「我們不在律法之下,而活在恩典之下。」 他引用 申廿四14-22 有關出糧﹑因子殺父﹑寡婦及收莊稼的故事,指出誡命是難於如實地實行在現世之中。 同時,他亦引用 申二十10-15,廿三9-14 )有關打仗及和平的故事。「上帝的訓誨是要釋放我們,祂是不會因為基督徒不守誡命,而怪罪你和我。 上帝對我們的提醒是打開很多的可能性。」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將上帝的誡命融會貫通,甚至是青出於藍。」 他指出這就是聖經所講的可能性,只要是忠於上帝,即使是透過不同的實踐方式,同樣都可以得到上帝的喜悅。

李思敬又認為由市井之徒到成為聖徒是傾盡畢生努力的過程(life-long process), 我們並非必須應用從上帝學習的原則。他重申上帝是三一的上帝,是創造救贖的上帝,生命是由祂而來,成為上帝的子民並不是我的選擇,成聖如是,並不是自己立志就可以成事的,我們仍然需要依靠上帝的力量。他又指教會就是人跟上帝溝通的橋樑,教會可作四件事,其中包括作上帝的見證、帶領信徒走到上帝的面前認罪、祈禱並願意以上帝的名為聖和願上帝會聆聽應許灰心人的方向。 最後,他認為我們要承認是受造物,並在上帝當中領受祂的神聖,市井中的聖徒就是站在上帝召命當中,留意上帝所作的,作祂的見證。

今年是正值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五十週年的紀念年 ( GCF ) 。畢基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給在職信徒的思考機會, 並且藉此機會把十年來努力的成果獻給上帝。其中包括主辦上述的 「市井聖徒」 釋經講座,主題為「遊刃於故事與誡命之間: 成聖召命的定向」,已於七月二十八日(上週六)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半舉行。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快拍,2007.7.31)

星期二, 7月 31, 2007

一個唔方便透露的真相

1989年 五月 某日記
5月20日 (六) 今早改掛八號風球,通電團契負責人取銷所有團契週會,翌日崇拜則風雨不改。北京局勢仍然緊張,不斷收聽電台及電視機傳來最新消息。 X來電,得知今晚將有一批團友不畏風雨為國內祈禱。講章已預備好,但仍擔心事態惡化而要更改部分內容。
5月21日 (日) 風球轉弱,元朗部分地區水浸嚴重 … 出席崇拜者較預期的多,部分事奉人手要找人替換,我要兼做主席。唱詩《先賢之信》,想起北京學生及民眾勇氣,控制不住眼淚直流。總算能控制得住,與會眾分享《尼希米記》第一章,思想此時此地信徒如何真的承擔國家民族。整個崇拜很感受會眾的心與北京同胞連在一起,看見部分肢體臉上掛著眼淚 … 有廿多位將參加安素堂集會,然後加入環市大遊行。

節錄自《那段日子》,胡志偉牧師,2007/6/1

看罷文章,你有什麼觀察呢?



沒錯,除了是一段記錄當時人在八九年六四事件發展的心路歷程外,原來在18年前的五月是打8號風球的!
18年後,我們的氣候真的變了很多很多!對上一次在五、六月份打風是幾時呢?我們還能說Global Warming不是我們每一個作為人應該關注的議題嗎?在上帝的創造設計裡,這可比平反六四或種種社會大事同樣重要,甚至來得優先。
獲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中文不明所以地譯作《絕望真相》,但按原文直譯,應叫《一個唔方便透露的真相》才對。究竟全球暖化的真相有幾唔方便透露呢?這題目在基督教的救贖神學裡又佔一個什麼地位?



本星期日晚上FCS繼續放.讀.戲

Fellowship in Cinema on Sunday
讀戲室
an inconvenient truth
2007年8月5日(日)
晚上8時正
電影網址:www.climatecrisis.net
須報名,請與FCS同工Joanne聯絡(6662 7590)

星期一, 7月 30, 2007

打一份政府工 – 新丁如何定位?

/吳詠琳

王 派 定 將 自 己 所 用 的 膳 和 所 飲 的 酒,每 日 賜 他 們 一 分 , 養 他 們 三 年 ….。太 監 長 給 他 們 起 名 …. 。但 以 理 卻 立 志 不 以 王 的 膳 和 王 所 飲 的 酒 玷 污 自 己 , 所 以 求 太 監 長 容 他 不 玷 污 自 己 。神 使 但 以 理 在 太 監 長 眼 前 蒙 恩 惠 , 受 憐 憫 。 太 監 長 對 但 以 理 說 : 「我 懼 怕 我 主 我 王 , …..。」但 以 理 對 太 監 長 所 派 管 理 但 以 理 ..….的 委 辦 說 : 「 求 你 試 試 僕 人 們 十 天 ..…..。」…… 這 四 個 少 年人 ,神 在 各 樣 文 字 學 問 ( 學 問 : 原 文 是 智 慧)上 賜 給 他 們 聰 明 知 識 … 。

(但以理書1:1-20節錄)

中央首府主動出擊,招募精英群雄,被挑選的全屬被管轄国的皇親国戚,即失勢的富家子弟 (1:3)。成功过關者像多智能人仕般,除了體格健全(像應考特區警隊或消防隊?)、年青貌俊(像参加選美或当公關?),且還知識广濶、学問通達 (好比考AO、EO?還是博士生的答辯口試?) (1:4上)。在皇府上班,隨時候命。不過入圍者可能不知道工作形態近似考急才,也不意識到他們的波士脾性急躁,随傳随到、話要就有,他們稍有差遲則人頭要落地(2:12)。

這份巴比倫皇家工的配套包括入職後要勤操官方語言(1:4下) (對剛入職的以色列富家子弟來說,迦勒底的文字語言是外語),還有,在三年当trainee期間有免費皇府洒饍供应。有飲有食又有宿舍安身,還有書讀,費用全免兼增值,好一份像「全包宴」的工作福利。

入圍名單中有猶大族人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輩 (1:6),他們的工作名片上,被配上新改的巴比倫名字 (1:7) (是吞侵国對被管轄国的文化侵畧?)。

且看新丁但以理怎樣在一個文化差異、信仰有别的職場定位?

「唔使錢有美食唔好哂」正合符「經濟原則」?不。但以理反倒立志不玷国府級数的酒膳。真個跟自己肚腹過意不去?還是他要分清什麼文化界線?(1:8)
這「文化餐飲的特級優待」原是職場行規,但以理是不識抬舉?與時不並進?還给那個尊奉波士永遠是對的太監長為難,連累别人的頭也難保(1:10)!但以理為啥「多此一舉」?
但以理不罷休,還直接跟直屬太監長的委辦週旋(negotiate)(1:11),主動提出一个合乎情理的交手(make deal)條件(1:12-13),含蘊着一份「風險管理」的情燥,是他對未見之成功事的確實。

在選擇職場的事宜上,有一個司空見慣的「正常」長久存在教會職青群体,結果我們所經驗和見證的,是被我們「保護」在我們安全區域內的平安神!我們好像担心祂不能和我們共事在「漫天風雨」的職場文化?且聽:

「我不會去天主教或佛教、道教或無宗教的學校教書,那裹比不上基督教學校般有利於傳福音呢!很難啫,唔啱我。」有心志傳福音的老師說。
「我希望老細是基督徒,起碼不會把我的更期編排在主日,妨礙我返崇拜,傳道人會不高興啊!」堅守十誡第四條的敬虔教友說。
「我喜歡去基督教機構或教會辦公室工作,那裹同事都是基督徒,有分享又可以一起祈祷。我會開心,又好有安全感嘛。」基督徒群體意識和需要都高漲的教徒說。
「我好知足㗎,無咪大志。最好唔好咁煩,安定薪優(一週)五天工作,所以都系政府工適合我。」响往退優後有長糧吃的小市民說。

且看:

承戴在整段經文的穿梳往來,有一種「職場權勢」的互動,分别來自「兩国三方」。(一)非基督徒老细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地統治国最高当權者)。(二) 基督徒職青新丁 (但以理,剛亡国的優秀知識份子)。(三) 看不見的在天大老细 (作者在21節的編幅內分别提及三次,1:3,9,17)。

默想:

撐管地上職權的神,今天職青的主,多謝祢賜予我但以理的職場文化智慧,去分辨上班的名字可被外語化,但我身体存活有賴的果效文化作風則不宜妥協。
求祢像與但以理般和我一起当trainee,讓我在有權勢的非基督徒班子領導下,靠祢支撐住我那「風險管理」的智勇!
千萬不要因我那不敬虔的自我渺小化,而不讓我的上司和同僚看不見祢在職場權勢互動中那美丽和莊嚴!

[© 吳詠琳 Winnie Ng / wn.dreammaker@gmail.com / 070719完稿 ]

星期日, 7月 01, 2007

你是當夜班的嗎﹖


"在伯利恆之野地裏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 (路二:8)


很多中產的信徒逃避輪班的工作,因為輪班會令到自己返不到教會、見不到家人、身體每況愈下。但當耶穌出生時,天使的大好信息第一個是傳給當夜班、工作中的牧羊人。

很多時候,教會去考慮牧養的工作時,大部分是按傳道人作息的時間為依歸的。故此,大部分事工都是叫信徒“fit-in”教會的議程。然而,我想今日的傳道人會為這些按着更次看守羊群的牧羊人訂立一些牧養的良方嗎﹖

我不知道為甚麼天使選擇首先向牧羊人顯現。她只是站在牧羊人的前面,讓耶和華的榮光包圍他們。

或許當夜更的比其他工作更孤單,因為作息跟其他人不同,就算輪流看守,都只能跟睡了的綿羊在一起。這些不是普通的羊,按一些解經家講,這是聖殿的羊,用來獻祭之用。大家都明白為了獻祭時不致出了紕漏,這些羊羔的質素就一定要有保證 (利四:32)。

然而,這些「完美」的羊,是受託於一些被「看扁」的牧羊人照顧的。因為要當班,這些牧羊人有很多節期、獻祭的規矩都不注重了。職場的矛盾往往就在這裡,被人看扁還遭人白眼時,竟然講了一句:「無你唔得﹗」何等的諷刺﹗

然,你是個牧羊人,你已習慣了這種眼光,因為無論你如何的「不屬靈」,還是需要你的:「因為你專業嘛!」

望着無盡的黑暗,你看著這些將會被宰的羊,突然面上掛了一個冷笑!因為被看扁的你為這些自以為屬靈的人飼養一些消除他們罪疚的羊羔!原來,這些屬靈人是靠「不屬靈」的人維持自己的聖潔!

荒謬下面,你突然想到自己當巴士司機,按更次為市民服務,回到教會,還是見到最受傳道人噓寒問暖的還是在教會有事奉的人。突然間,你見到天使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周圍看見的是主的榮光:「有一個救主為你而生!」

跟着你去追尋,結果真的見到耶穌!且,由你的口中,落泊的約瑟和馬利亞才知道有天使借你的口帶來上帝的祝福。

你又再走上自己的巴士,雖然不能回到教會聚會,但當乘客將八達通放到感應器「嘟」一聲,又或將硬幣投進錢箱,你的笑容變了,不再是苦澀的微笑。

雖然,你不是那麼「屬靈」因為返不到教會,但能夠幫助這些「屬靈人」更屬靈,你還是找到自己的召命了。

思考問題:
在你的工作間你覺得自已是二等信徒嗎?你找到耶穌了嗎?

作者:陳榆


(轉載自網上畢基。作者訊息同為「FCS異象分享會」之訊息。)

星期二, 6月 26, 2007

但以理書《四大老細》

延續查經的戲味 深入反省職場召命


OIA查經 之 但以理書《四大老細》


尼布甲尼撒『成日發夢的老細』

伯沙撒『不務正業的老細』

大利烏『被小人左右的老細』

古列『看見未來的職場』

但以理所遇上的不少辦公室政治與今天的職場成為有趣的參照。怎樣在公司改完朝又換完老細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自己的專業優勢呢?是靈性?是識做人?或是其他?此查經透過歸納法讓但以理進入我們的職場,解讀他的辦公室故事。


本星期三晚上起 八時正 一連四星期
地點︱FCS 總壇

需留位登記,請與Joanne聯絡(6662-7590)。

學海無「捱」?!

年 青 畢 業 生 對 談 會




曾有人口痕地說,職場上有分Senior和Junior,所謂Senior中文可以讀為「先o黎捱」,Junior則讀為「仲o黎捱」。初出茅蘆的好像沒有吸取「先o黎捱」的教訓,繼續重複前人要捱的路。只是這個「捱」可以成為學海無「捱」,明白「先o黎捱」曾在涯邊跳過海的懊惱,你便知道要搵第二條路走了。

一次鮮職人與先職人對話的平台,一次初出茅蘆齊來呻笨的好機會。


日︱2007年7月29日(日)
時︱下午三至六時
地︱FCS總壇

內容︱市井新貴吐苦水+前人分享+神學整合

對象︱畢業三年或以下之在職人士

分享嘉賓︱Winnie Ng 吳詠琳(前香港FES資深幹事,曾在中學執教鞭十年,並負責輔導事務。英國伯明翰進修教育心理學,後分別於加拿大安大略神學研究院及維真神學院研習神學)



報名請與Joanne聯絡(6662-7590)。

Fellowship in Cinema on Sunday

FCS夢工場 讀「戲」室



故事,從來穩佔聖經的一個重要位置。因為上帝本身就是充充滿滿住在人類歷史中間。沒有解讀故事,便沒法解讀人神的關係及反省人生。而隨澳門的電影院日漸衰落,願意一同看戲及交流的群體已買少見少。FCS,Fellowship in Cinema on Sunday為大家精選各大中西電影,一些我們很少留意但又非常俗套受落的作品,每套均包含娛樂及信仰內涵。加上戲後的認真吹水及解讀,及再加些爆谷,紅酒汽水等,期望重新建立「從看戲到信仰演譯」的群體。






7月1日
史力加Shrek 2


7月15日
尋找快樂的故事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8月5日
絕望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8月19日
反斗車王 CARS


9月2日
落葉歸根

9月16日
陽光小小姐 little Miss SUNSHINE



讀「戲」室放映時間︱由7月1日起每兩個星期日晚上8時正

須報名。請與Joanne聯絡(6662-7590)。

星期一, 6月 25, 2007

誰是領袖? --寫於研經班之後


/周如梅

在FCS(澳門學生福音團契)和來自十多間不同教會的二十多位弟兄姊妹,一連四個星
期的關於領袖的查經,於我,真是獲益良多。
大衛,是聖經中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熟悉,是因為無論由漫畫,電影,或詩
歌,都可以接觸到這個聖經人物,大衛年少打死巨人、牧羊少年成為一國之王等等,他
的故事真是燴炙人口;陌生,若不是透過查經,還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是如此膚淺。

導師亞翁(翁偉業)所帶的經文是撒母耳記下第21章至24章,主要是圍繞大衛作王的最
後幾年,也是他人生盡頭的最後幾年的經歷。(大衛作王40年,死時約70歲左右)

無權勢者的權能和肯認錯的王

撒下21章講到大衛作王期間連續三年有饑荒,因由要追究到幾十年前的前王掃羅留下的
罪債。但透過一位母親-利斯巴,這個年輕喪夫,年老喪子的女人,為死去的兒子盡力
保護屍體的這個行動,提醒大衛王將前王和他兒子的骸骨葬回其父家的墳墓,饑荒終於
止住了。

相信在職場已有一段日子的朋友來說,上司肯認錯的場面,應該不多見吧!如果是公司
的CEO公開認錯,而錯卻是上一任CEO留下的,則更是天方夜談!但從聖經中看到,這
裡感動大衛王去盡其本分的,竟是一個無權勢者行為,吊詭的是,這位無權勢者,正正
顯示出領袖的精神。

更為震憾的是,作王三十多年的大衛,竟願意公開為前王之錯負責任,而其後聖經中更
多次提到大衛願意公開為自己的過犯認罪,這樣的精神,顯示出一位真正領袖的風範。

懂感恩的王

聖經中多次提到大衛在落難時常有人肯為他賣命,而大衛,能將勇士的?牲和忠誠看為
一個敬拜。例如,有一次,逃亡時他想喝故鄉的井水,其中有三名勇士竟願意冒死為
他去取水,大衛的回應是將水奠在上主的面前,以勇士所取的水為神聖,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激。
而從他所作的詩歌中,更可以看到大衛完全對上主的肯定,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他都將
一生,無論順、逆,所有的讚頌都歸回上主。

聖經中的職場有血有肉,真值得我們不停地去查考,學習。

現在我們又開始查考但以理書,希望透過查經,我們更有智慧和勇氣去面對不同的職場
考驗。

星期五, 6月 08, 2007

FCS通訊創刊了!


新一期FCS通訊現已出版,請到FCS夢工場或所屬教會機構免費索取

亦可下載電子版
http://www.macaofcs.org/newsletter/FCS_newsletter_web1.pdf

星期二, 6月 05, 2007

二百年前的故事 今世代的反思

從馬禮遜看召命與職場之間的張力 (黃讚雄 主講/甘少琴 整理) 
 
澳門基督徒畢業生團契於四月二十七日晚上於FCS會址舉辦了「從馬禮遜看召命與職場之間的張力」,邀得前資深傳媒人 / 基督徒畢業生團契幹事黃讚雄(Eric Wong)為講員,約近四十人參加。
 
馬禮遜在傳福音和賣鴉片兩件互為矛盾的事中到底作出了怎樣的取向,是個值得重視和反省的題目。透過中英兩方面就有關鴉片貿易的歷史、過程、發展,以及對馬禮遜工作詳情的描述,更深了解馬禮遜在華的歷史角色和職場張力。
 
傳統華人教會對馬禮遜在鴉片貿易中所扮演角色的解釋(節錄)

「擔任東印度公司的職務是可以使他長期居住在廣州,並合法地出入中國內地的唯一途徑。」
         單就以因為東印度公司不喜歡傳教士,馬禮遜於1807年來華時只好繞道紐約及爭取得到美國國務卿的支持函件(於1807年9月7日抵達澳門),為何馬禮遜來華後不向美國商人及領事求助?
  
「當時的東印度公司還不是以走私鴉片為主要業務的。」
        東印度公司在1800年前後的主要貿易商品除了向中國賣鴉片外,還有向中國人推銷當時中國人不大喜愛的英國羊毛,而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向英國出口的物品中,最大量的是當時英國人甚喜愛的茶葉。因此若不計算賣鴉片的收入,在19世紀,英國因從中國進口大量茶葉而對中國有很大的貿易逆差。為了解決此問題,英商從英屬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賺取大量外匯收入,便成為對英商及英國極有利的安排。值得指出的是,東印度公司在鴉片貿易方面在當時可說是壟斷全球,該公司在鴉片貿易的收入在1795年有25萬英鎊,在1809年時有50多萬英鎊,而在1832年時已約達100萬英鎊,約佔當時整個印度全年收入的六分之一。
       從時間來看,馬禮遜在東印度公司工作的25年間(1809至1834),輸華的鴉片量由每年4千多箱大幅增至3萬多箱,可以 說,馬禮遜是親眼見證他所工作的公司是如何發展的,他亦不可能對此事一無所知。後期每年輸往中國的鴉片已近4萬箱,此貿易為英方帶來大筆利潤。而且這方面的數字亦得到中國方面的證實。
 
「當時人們對鴉片的認識就如同現在人們對香煙的看法一樣,認為祇是一種無傷大雅的嗜好而已。」
        但這個說法很難成立,連怡和洋行自己也承認中國政府早於1729年,也就是馬禮遜來華前78年,已經明令禁止鴉片進口。清政府亦於嘉慶二十年三月二十三日(1815年)發出「著兩廣總督蔣攸銛等曉諭洋商嚴禁夾帶鴉片等事上諭」。由此可見,當時無論中方抑或是英方,均十分清楚鴉片是毒品,而且進口鴉片是犯法的。將當時的鴉片等同現代的香煙,是不可能成立的。
  
「馬禮遜所提供的祇是翻譯服務,並未參與公司的決策和管理。」
翻譯員在鴉片交易中是個極為重要的人物,除了語言技術,他必須是個可靠、老練、熟識偷運鴉片的各接頭人,而且對鴉片交易有豐富的經驗;馬禮遜被稱為「博士」,而且在東印度公司的職位及工作早被公司肯定;馬禮遜是東印度公司的正式翻譯員,也是公司唯一懂中文的英國人,因此極有可能大多數鴉片交易都要經他處理;毫無疑問,在當時來說,鴉片交易是毒販與毒販間的買賣活動,是販毒。
也許,馬禮遜墓碑上的平行體墓誌銘是對他一生的一個忠實歷史描述
在馬禮遜死後,他墓碑上的平行體墓誌銘是:
–「於1807由倫敦差會差派到中國」;
–「受僱於東印度公司作中文翻譯員25年」。
此外,單就以因為東印度公司不喜歡傳教士,馬禮遜於1807年來華時只好繞道紐約及爭取得到美國國務卿的支持函件(於1807年9月7日抵達澳門),又於1808年秘密以高薪僱用兩名中文老師,到1809年2日20日馬禮遜與一名東印度公司行政人員的女兒Mary Morton在澳門結婚後,正式加入東印度公司為翻譯這段華人教會所描述的歷史來看,值得題出的問題就相當多….
          為何馬禮遜來華後不向美國商人及領事求助?
          為何早於1715年就在廣東省從事貿易,而且不喜歡傳教士的東印度公司會於1809年2月僱用來華不到年半、秘密學中文只有一年的馬禮遜為翻譯?這決定與馬禮遜的婚姻有沒有關係?
          為何明知不能夠在中國學中文,馬禮遜不先在由英國殖民政府管理,但華人眾多的馬六甲學習?
 
200年後的反思
 
馬禮遜販毒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嗎?馬禮遜間接救的人多抑或是殺的人多?然而回看當時,滿清政府腐敗,英國與美國都在中國爭取利益的局勢,馬禮遜在政治壓力的情況,看來不由得他選擇,所以在很多文憲中,都顯示馬禮遜是一個不快樂的人。
 
職場反思
 
有時候在職場中真的令人覺得沒有選擇,但相信所謂職場的信仰,就是我們都在一邊行走世界的路, 一邊仰望上帝的恩典,在我們可以做到的地方,我們就做上帝的見證。那在現實環境中,真是每一樣事情都有得選擇嗎?真正能回應你的,只有你自己和上帝。

為老細做足100分!




是一副真實又幽默的圖畫。同時也是我們對返工這玩意的一種被動地去主動否定的態度。怪不得現世代有人會大叫「只工作,不上班」的理念。

星期六, 5月 26, 2007

An interview with Warren Buffet

There was a one hour interview on CNBC with Warren Buffet, the second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who has donated $31 billion to charity. Here
are some very interesting aspects of his life:

1) He bought his first share at age 11 and he now regrets that he started
too late!

2) He bought a small farm at age 14 with savings from delivering newspapers.

3) He still lives in the same small 3 bedroom house in mid-town, that he
bought after he got married 50 years ago. He says that he has
everything he needs in that house. His house does not have a wall or a
fence.

4) He drives his own car everywhere and does not have a driver or Security
people around him.

5) He never travels by private jet, although he owns the world's largest
Private jet company.

6) His company, Berkshire Hathaway, owns 63 companies. He writes only One
letter each year to the CEOs of these companies, giving them goals For the
year. He never holds meetings or calls them on a regular basis.

7) He has given his CEO's only two rules. Rule number 1: do not lose any of
your share holder's money. Rule number 2: Do not forget rule Number 1.

8) He does not socialize with the high society crowd. His past time after he
gets home is to make himself some pop corn and watch television.

9) Bill Gates, the world's richest man met him for the first time only 5
years ago. Bill Gates did not think he had anything in common with
Warren Buffet. So he had scheduled his meeting only for half hour. But When
Gates met him, the meeting lasted for ten hours and Bill Gates became a
devotee of Warren Buffet.

10) Warren Buffet does not carry a cell phone, nor has a computer on his
desk.

11) His advice to young people: Stay away from credit cards and invest in
yourself.

星期六, 5月 19, 2007

Interview with Marva Dawn

文:廖港森(前FES出版部編輯)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七日,我們出版社編輯一行四人,從佐敦的辦公室出發,乘搭地鐵到中華基督教會青年會國際賓館,與因獲建道神學院邀請來港擔任研討會講員的唐慕華博士做訪問。
  
唐慕華穿了粉紅色的馬球恤,披一件白色、佈滿花朵圖案的外套、黑色布質長裙,戴了一條十字架頸鍊。整個訪問期間,她的丈夫Myron伴隨身旁。赴會者還有負責翻譯的陳先生和我們出版社的零售總監。我們各人互相介紹後,便往二樓餐廳進行訪問。

  「身為作家,最重要是心中有信息想與人分享,若不說出來,就會心中不安,甚至內心有如火的感覺。你同意嗎?」我們的資深編輯問。

  「你說得對,我寫作的動力來自內心的一把火。」唐慕華徐徐道。

  唐博士在維真神學院取得基督教倫理和聖經科博士學位後,便開始一邊周遊講學,一邊著書立說,迄今已有十多本作品面世,本出版社取得八本的翻譯權。首本《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將於今年年中出版。


歸類
  「我認為自己難以被標籤歸類,因我會從社會學、神學,和聖經研究等不同角度剖析問題。但總言之,我飾演學術界和平信徒之間的橋樑,這基於我既有學院訓練的背景,亦曾在校園事工機構工作過所致。」

  雖說唐博士的書種多樣化,但敬拜是唐慕華恆切關心的主題。我們其中一位經常在聚會帶領敬拜的編輯提到,唐慕華那兩本關於敬拜的書,很影響他音樂事奉的方向和價值觀,他以她為事奉上的屬靈師傅。

  「姑且稱我的作品為『靈性神學』吧!」唐慕華呷了一口綠茶,想出了一個最貼切形容其作品的類別。

  「抑或叫『默觀式智性』(contemplative intellectual)呢?」我們的出版總監回應說。

  唐女士沉默了一會,像是聽到了一個很新鮮的詞彙:「很相似呢!我想我們指的是同一種意思。」

苦難
  唐慕華(Marva Dawn)的導師尤真‧畢德生(Eugene Peterson)認為Is it a Lost Cause? Having the Heart of God for the Church's Children是她最重要的著作。

  唐則認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Power, Weakness, and the Tabernacling of God。

  學識淵博的唐慕華,曾在自己的書裡透露自己身體的軟弱:她走路蹣跚,因骨質有問題而曾長期坐輪椅;她有一隻眼已看不清楚,需要丈夫很多細節上的照顧;她內臟功能的毛病極多,說話時經常咳嗽。另外,她有過一些傷心的遭遇。

  因此,我們的編輯有興趣知道,她是如何面對人生的痛苦呢?

  「面對痛苦,意志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人常講感受、情緒,並以為聖經常提及的『心』(heart)是指人的感覺,但原文中那個『心』翻出來是『意志』的意思。」

  另外,唐慕華能應付困難,是有三方面的支持。第一,是自小已學習聖經,神的話語堅立了她的信心,在風浪中仍握緊耶穌的手。第二是父母親的榜樣。唐的父親是個牧師,深諳風琴。唐慕華記得自己五歲時,便是坐在彈奏風琴的父親旁邊,聽著爸爸將琴聲獻給上帝。望著爸爸在事奉中渾然忘我,年紀小小的唐慕華聽到了上帝溫柔的呼召。第三,唐慕華得益自所屬的信徒群體。肢體的愛心,使她真切體會神的同在。

  聞名遐邇的唐慕華,不但沒擺出架子,訪問時回答誠懇,我們編輯們都十分欣賞和敬佩。

  「我願意在作品裡開放自己,純粹因為我相信,這樣子對讀者有造就。假如我手寫上帝是信實的,但缺乏親身經歷的故事,對讀者便沒有足夠說服力了。」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ARTDTL&SID=114

唐慕華(Marva J. Dawn)簡介


在軟弱中大有喜樂

文:陳培德(前FES零售部總監)

  二○○二年十一月七日早上,FES Press所出版的《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Keeping the Sabbath Wholly)一書的原作者唐慕華女士,偕同她的夫婿邁倫(Myron),接受了出版社的邀請茶敘。在場除唐慕華夫婦二人和筆者外,還有本書的譯者和出版社四位編輯同工。這次難得的機會,是適逢唐慕華夫婦二人應邀來香港和上海,主領連串講座和研習班之便而促成。

  邁倫曾長期擔任小學教師,現已退休。他永遠都是太太著作和事奉的第一位忠實讀者和支持者。唐慕華的父親是教會裡的首席風琴師,她從小便是美國路德會(Missouri Synod)會友。由於家貧,進入教區學校讀書,鍛鍊出她堅毅的性格。她原是個出色的運動健將,十六歲高中二年級時卻不幸感染了麻疹,由於病毒進入胰腺,併發出糖尿病,成為她一生都要面對的病症。為了抑制糖尿病,每周她要游泳三英哩,達二十年之久。如今,她的右眼嚴重弱視,左耳失聰、左腿曾經折肢,腎功能接近壞死,又患上癌症並經過化療,接受過無數次各式各樣的的手術。不過,她總是安慰自己,認為要不是有這些不幸經歷,說不定就無法與神如此親近。她後來在路德師範學院獲雙文學士,主修英文和神學。其後在愛達荷大學(University of Idaho)攻讀碩士學位,主修英文,原是要計劃畢業後負笈英倫。沒想到因協助校方開辦了一門「聖經文學」課,才發現自己對教導聖經深深著迷,成為她終生志趣。在愛達荷大學期間,又遇上了邁倫,畢業後結為夫婦。這兩件事改變了她的一生。

  唐慕華是個出色的神學家、教育家兼作家,又是位廣受歡迎的講座講員。她共擁有四個碩士學位和一個博士學位(1992年獲聖母院大學基督教倫理及聖經哲學博士,論文題目為"The concept of 'the Principalities and Powers' in the Works of Jacques Ellul"),多年來於維真學院教授靈修神學。又創辦了基督徒事奉裝備協會(Christians Equipped for Ministry),活躍於溫哥華和華盛頓兩地,也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演講。由於她曾經歷過不少人生風暴,無怪乎她的著作,讓讀者很容易感受到她那種看透人世虛幻,植根聖經之上,不重學術,祇在意幫助讀者反省得益、常存盼望的胸懷。她的著作頗豐,〔在筆者與她見面當年〕還打算完成四本新著,其中〔已於2003年面世的〕有由Westminster Press和John Knox Press合作出版,名為Unfettered Hope: A Call to Faithful Living in an Affluent Society一書。

  唐慕華自言她的人生目標是要成為一座橋樑,是一座在學生、教牧、宗派教會和國際社會當中,促成溝通和建立的橋樑。為此,她的作品,無論是寫作或演講,都特別重視把經文、文化和信仰結合起來,與讀者一起重新定位,尋找出路,建構或演譯新的價值觀。她從不諱言自己對當今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和訴求無法認同,對於教會陷於世俗化而毫不自覺,信徒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的逐漸解體,顯得憂心忡忡。沉沉的負擔,讀者不難在她的著作中找到。她深信,當人透過神的話語越深刻地認識祂,必然越願意讓神改變自己的生活。但願在華人教會中,上帝也興起多人,像唐慕華般站立起來,勇於與潮流文化抗衡,敢對世俗文化說不,在軟弱中靠主大有喜樂!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ARTDTL&SID=116

EAGC 2007大會講員-唐慕華

唐慕華的文化批判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筆者在「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享受安息年假進修時,無緣親自上唐慕華(Marva Dawn)的課;至2002年11月她應建道神學院邀請來港領會,筆者才有幸能與作者交談,一睹作者之風采。外表衰弱的她,卻掩蓋不了她對當代拜物文化深切的批判,她敢言的「先知式聲音」猶如耶利米先知那股不能抑制的火在文字與言語內燃燒。她對社會文化的卓越洞察師承以祿(Jacques Ellul),唐慕華的博士論文正是探討以祿對權勢有關的概念。
出身信義宗的唐慕華,擺脫了若干福音派對「創造」的輕視,她要福音信仰人士回復對整個受造界的欣賞與肯定。她毫不留情地批判「功能式信仰」(functional faith),即只為討好受眾而降低了—甚至放棄了—對造物主榮美應有的崇敬。唐慕華指出,世上權勢有其限制,但墮落的人性會把權勢「偶像化」,這正反映在性與金錢對世人的轄制上。她與以祿一樣,痛罵科技文化與消費文化入侵教會,使信徒的信仰生活變得「娛樂至上」,懶得思考,而基督徒群體生活也失掉了應有的美善與恩典。唐慕華不像基要派那樣對文化存有敵意,封閉自守,不樂意與世俗文化對話。她在《真情真性──性偶像文化的批判》一書,教導信徒正面欣賞上主創造之性,而她否定的是「欠缺意義而沒有關係的性」,世俗文化把美善的性歪曲為交易的商品,失掉了原有群體性的向度。
唐慕華認為「群體」(community)已在俗世中,甚至在教會圈子中,被掏空了其豐富的內容。面對高調「個人自我化」的文化,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唐慕華重視的是基督徒群體的建立,只有透過公眾崇拜、集體代禱、共同研經、彼此款待,我們才能在異文化中建立「另類的社會」(alternative society)。科技文化的宰制,使俗世中人對「真實的群體」(Truly The Community),存著極大的渴求。「群體」的建立,就是基督徒一方面可以坦誠地向對方發問批判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能與外人重建復和關係。她渴求教會在當今世代中,真能發揮「使人和睦」的功效。
閱讀唐慕華之著作,讀者不難發現作者投入生活、熱愛生命,又能退下來,對身處的社會與文化,作出反思與批判。在她身上,你不難發現巴特、以祿與侯活士的身影;然而她能柔性地結合,賦予美學的觸覺,向讀者呈現的是多彩而豐富的景觀。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ARTDTL&SID=112

星期五, 5月 11, 2007

尋夢想 工程師變魔術

2007年4月9日
 
【明報專訊】魔術師 阿三

中大機械工程系畢業,曾於電子公司任工程師三四年,其後因「追夢」而轉當魔術師。
人狼、吸血殭屍、時空穿梭、魔法……阿三自小迷上一切神奇的人和事,雖然他漸漸發現大半故事屬虛構,但仍深信餘下一半是神秘不解。中大機械工程系畢業的他,發現工程學的邏輯,與魔術背後的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毅然捨棄工程師工作,轉當魔術師,讓他人也感受他心中的夢,「當你見到不可能的事情真的發生了,視野會更高更闊,這就是奇蹟」。

創造奇蹟 視野更闊

原名歐錦豪的阿三說,一切都源於好奇心。小時候他對神奇事充滿疑問;念高中時他迷戀《高達》卡通片的高科技機械人,促使他選讀機械工程系,並發現原來要數千年後,科技才能達到那個程度。他後來思考如何能練好一個「飛啤牌」動作,思前想後,突然腦裏「叮」一聲,想到他的力學知識可大派用場。他說,由人狼到讀工程至成為魔術師,一直都是「追夢」。

當工程師未獲滿足感

雖然阿三中學時期便對魔術產生興趣,常到圖書館找書學魔術,又往深圳自掏腰包購置魔術道具,但當時並無想過以此為職,繼續正正規規念中學念大學,選修工程。
直至出來工作,他始終不斷做魔術表演,畢業後三至四年他先後於數家電子公司任工程師,但都未能獲得滿足感,反而藉表演及教授魔術,他覺得自己幫到人。

「開心中有神奇感」

由於本身開朗性格及年輕的外貌,阿三的表演首重帶來快樂,「開心之中有神奇感」。有學校找他用魔術來教「曳仔」和資優學生,他由淺入深,當他們做不到時,阿三便說:「你不懂嗎?箇中原理不就是平日課業裏學到的?」他又隨夜間外展社工找「夜青」,魔術一出,話匣子便開。年中無休地為人度身訂做各種「奇蹟」的他,最想「變」出來的,是家人到偌大的劇院看他演出。
阿三生於普通中國人家庭,是家中長子,又是同輩中最年長,家人只想他安安分分做工程師。回想兩年前他轉做全職魔術師,父母反抗很大,一度想扔棄他的道具。
後來,阿三在中小學、資優中心及大學的持續進修學院任教,漸獲家人認同,半年前母親終於跟人說「我的兒子是魔術師」,全家亦肯在家中看他示範魔術,弟弟更會給意見,但他們始終不肯看他現場表演。他一直預留VIP座位給家人,期望這個夢有一天會實現。

星期四, 5月 10, 2007

惹人爭議的大衛




阿翁查經 之
從惹人爭議的大衛看何為LEADERSHIP

撒母耳記下最後的四章所採用的文體結構與前的撒母耳章節大有變化。因此這四章用作描述大衛的晚年就更惹人爭議。大衛擁有著作民族領袖、富豪、甚至殺人犯的基因,聖經到最後怎樣為他「埋單計數」呢?此查經系列將透過阿翁與大家的互動,來一看上帝眼中真正的領袖質素。


翁偉業

國際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東亞總幹事
前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


日期︱5月23、30日及6月6日(連續三個星期三)
時間︱晚上八時正
地點︱FCS總壇(東望洋新街美利閣1樓)

因查經須互動關係,要預計人數,須報名留位,謝絕WALK-IN。

Get the Job, DONE!﹣職場工作坊




【事業生命與屬靈生命整合】工作坊

事業=做一份好工?定係做好一份工?

澳門人有需要有自己的事業生命嗎?

基督徒擁有事業會否賠上靈命?還是兩者是同一東西?

在你我都不想變還要急變的澳門職場裡,「生涯規劃」、「Career」或「三十歲就要諗退休」等字眼開始聽慣的同時,是時候歸回聖經對「工作 事業 退休」的立足點,尋找「可持續發展」的事業生命。


講者︱劉國偉先生(香港FES總幹事.資深生意人)
2007 5月24日
時間:下午3:00至9:00(晚飯時間會安排與講員一同飯聚)
地點:FCS總壇(東望洋新街美利閣1樓)
費用:每人MOP100/二人同行MOP160/WALK-IN價 每人MOP150

報名請聯絡Joanne ( 6662-7590 / 28353544) 繳費作實


內容重點

1. 澳門職場集體回憶

2. 教會可能欠缺的三道菜

3. I'll get the job : 爭先恐後搵工生涯有沒有規劃

4. 創造與工作 : What is JOB?

5. Done?! What's been done? : 黃金歲月vs似水流年

6. 工作與安息 : 在教會安息?

7. Doing, Going and Being.

8. 可以活得更好嗎?


about
劉國偉先生

行走多年於商界及機構的兩棲動物。曾任建材集團執行董事及突破機構市場部主管,現任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並兼任多間中學及教育機構校董。主修市場學及工商管理,其後亦於建道神學院畢業。近年更用多年的市井經歷及神學整合參予「市井聖徒」的寫作。



Bio-Data

劉國偉
Education
Alliance Bible Seminary(建道神學院)
Master of Christian Studies(MCS)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Australia
Macquarie Graduate Management School
Master of Management in Marketing(M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學)
B.B.A. with Major in Marketing and Minor in Religio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 (HK) Ltd.(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
General Secretary(總幹事)

建築材料集團
Executive Director(執行董事)

Breakthrough Ltd.(突破機構)
Head of Marketing Department(市場部主管)

Services
School Supervisor and manager of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Pentecostal L.H.K. School.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校監及校董)
School Supervisor and manager of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Lai Chack Middle School.(麗澤中學校監及校董)
School Manager of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Pentecostal School. (五旬節中學校董)
School Manager of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Tsun Tsin College. (崇真書院校董)
Chairman and director of the Kowloon Pentecostal Church Ltd (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主席)
Director of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Music Ministries Ltd (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董事)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Union(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董事)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1985-present Member of the Composers and Authors Society of Hong Kong Ltd. (CASH)

Writings
2001-2003 Column writer(市井心靈) of the Christianity Weekly(基督教週報), published by the Hong Kong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Union(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
2003, 2006 One of the writers of the “Saints in the Secular World”(市井聖徒) and “Saints in the Secular World II” (市井聖徒II),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evotion materials for Christians in the marketplace, published by FES Press, HK.
2006 Writer of the “Meditation in the Secular World” (市井默想) , published by FES Press, HK.

星期二, 5月 08, 2007

「創造」、「工作」與「安息」

劉國偉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



引言

工作與安息的概念在創世故事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在記述上主創造天地的過程中,加入工作與安息的信息,當然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創世故事不單表述上主創造天地的大能大力,也同時展現出天地創造以後,置身其中的人,要怎樣在上主的創造之中生活下去的指引,工作與安息也就在創造的故事中,穩守這個位置,成為創造神學中不可能忽略的課題。

本文以創世記第一章一節至第二章三節為主幹,藉著探討「創造」的神學含義,進而討論「創造」、「工作」與「安息」的關係,試圖透析創造的規律,達至「工作」與「安息」乃建立一個整全的人神關係所必須的結論。

二、創造的神學含義

若要從創造神學的框架去探討工作與安息的神學含義,便不得不先處理「創造」這神學概念。按創世記第一章所述,可以引申出「從無造有」、「從亂到序」及「繼續創造」三個基本神學概念,筆者嘗試在以下篇幅作出扼要的介紹,目的在於建構一個為探討工作與安息的基礎神學背景。

從無造有

創世記第一句話:「起初,神創造天地。」清楚界定神就是創造者,這是基督教信仰的起點,但這句話除了確定有一位神是天地的創造者,及天地是經創造而來,我們無法從此明白「創造」的定義和內涵,何謂「創造」便構成我們理解整個創造天地的關鍵。

正如有學者指出,創世記一章一節原文有七個字,這七個字意義重大,是全本聖經的基礎、骨幹。1 按文句結構,「神」是這節經文的主詞,凸顯出神是主角,不單凸顯出祂是創造故事的主角,更可以說是整個「五經」的主角,作者毫不含糊的指出神在時間的起始創造天地,也就帶出神是天地萬有的絕對開始,也是絕對的第一因。相信上述的結論並沒有太大的爭議,意思也相對明確,而需要較大力氣去處理的是「創造」這個字。



「創造」(bārā)這動詞在舊約聖經中共出現四十八次,在創世記中出現十一次,2最引人注意的是所有48次與這動詞相連的主詞都是神自己,3 完全沒有例外,這個絕非偶然的現象,顯示舊約作者對此字的特殊用途有一種額外謹慎的態度,筆者同意Erickson的觀點,就神學用法來說,這個動詞表達了神創造工作的獨特性,並且與人類只能從已經存有之材料來塑造和製作各種東西形成對比,4 對於認為bārā與舊約其他含有「造」的意思的動詞意思相同,可互換使用的觀點,筆者實在有「無此需要」的感覺,5 在修辭特色來說,bārā這字的獨特地位是無容置疑的。

然而,單憑bārā這動詞並不足以達至創造是從無造有(creatio-ex-nihilo)的神學結論,縱使正如前段的論述,從無造有的概念並沒有被排除在這個字的意義以外,6 卻並不足以達成這結論,所以需要借助其他經文作進一步的闡釋。有學者指出,從無造有(cretio-ex-nihilo)這概念,大約在兩約之間馬加比時期才正式出現,7這概念在新約經文中,也頗為成熟,雖然有關經文大都並非直接論述創造的意義,8卻和諧地蘊藏了這個神學觀點,從側面看過去,可見從無造有在第一世紀的基督教神學中,已是一個普遍被受落的概念,其中較直接的經文例如羅馬書4章17節:「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所謂「無變為有」正是從無造有的相同表述;歌羅西書所言:「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西1:17),亦認同萬有由神 (這裡是指基督) 所立,並且從無(萬有之先)造有。

從無造有的中心概念,表明了神的絕對權柄,神並非靠賴一些既有的材料來創造天地,萬有之出現皆因祂從無造有,所有受造物都是服膺在創造主的大能底下,而創世記一章一節這經文與使徒約翰所寫的彼此和應:「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1-3),有學者指出,bārā這動詞帶有「創造」更深一層的意義,直指神至高獨一的權柄和大能,9 這與約翰所描述的神與萬物的對比,而凸顯神的權能,可說非常吻合。

從亂到序

然而,創世記一章從第二節開始,卻為「創造」帶來另一個觀點:「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1:2)這節經文予人一個印象,就是在神的六日創造以先,已有所謂「先存物質」,「地」、「淵」及「水」都似乎在神開展祂的創造以先便存在。

從六日的創造過程中,我們可以歸納那是一個從沒有秩序演化為秩序井然的過程。有學者指出創世記一章一至二節的經文結構展現了創造的兩個步驟,10 按此思路,則創造的神學含義除了「從無造有」之外,應包含其他的意義,而「從亂到序」(From chaos to order),則構成「創造」另一個重要部份。若果按字數多寡和篇幅作比較,不難得出從無造有並非創世重點所在,或者至少並非作者想突出的重心,反之,在「從亂到序」方面卻落墨甚多。

我們在這裡給「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作簡單的釋義。第二節所言「空虛」、「混沌」含有「亂七八糟」或「雜亂無章」之意;11 再參照以賽亞書第四十五章十八節「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是要給人居住。」,「虛空」一字在此譯作「荒涼」,與「給人居住」相對,則「空虛混沌」可理解為「雜亂無章且不適合人居」之狀態,也就是說是一種沒有秩序的狀態。

至於「淵面黑暗」,作者明顯也是要突出一種沒有秩序的狀態。「淵面」是神創造的一部份,詩篇所言「你用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詩104:6),當中的「深水」正是同一個字,12很明顯的,遭淵洋遮蓋,被黑暗包圍的大地,確是一種「雜亂無章且不適合人居」之狀態。

在這種沒有秩序的狀態底下,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開展祂創造天地的第二個步驟。祂從分光暗開始,將一切從混亂演化成秩序,就在「從亂到序」的創造過程中,神造出了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空間。這一切都是在神的覆翼之下,經文所提及的「運行」乃是「盤旋」的意思,有如母鷹展開雙翅柔和地在小鷹之上飛翔,13 祂分光暗、分天與水、分地與海、造出植物、擺設日月星辰、造出各種動物,一切井然有序,最後,祂照著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



繼續創造

我們不難發現,第六日創造所記載的,比第一至五日的記載有明顯的區分。最基本的不同包括以下四項:
比較上帝造人的過程,相對造日月星辰及動植物等之描述,明顯不同。
只有人類被指出乃按照神的形象所造。
神將管理的職使交予人。
神宣佈有關食物的安排。
然後,創世記二章一至二節寫道:「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在人類被造以後,神造物之工完畢以先,創世記記載了上述第三及四項,此兩項相對於「物質受造」屬完全不同之範疇,這涉及受造天地的繼續營運,包括神將治理之責交予人類,而食物的供應則表明了生物的基本生存供應,都在神的創造計劃之中。

其實創世記所展現的創造畫像並非靜態的,有所謂「神後續的創造工作」14早已蘊含在六日創造的經文中,如此,「創造」的神學含義也就包含因受造的新生事物所衍生的後續性工作,例如「水要多多滋生……」(創1:20),「地要生出……」(創1:24)等等持續發生下去的事情,正如創造第六日神所宣示兩項繼續營運的安排,表明「繼續創造」(creatio continuua) 屬整個創造計劃所不可缺的一環。有學者概括地指出,繼續創造最重要的一點乃指出被造世界能繼續存在的原因在於神不斷的維繫力,神不單從虛無中把世界造出來,也不斷維繫著它。15

約伯記如此寫道:「祂若專心為己,將靈和氣收歸自己,凡有血氣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歸塵土。」(伯34:14-15),這節經文表明若果沒有神持續的保守,受造之物早已滅亡。新約希伯來書明言「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萬有之起源和維繫兩者都是出於神的工作。由此觀之,按創世記第一章的經文結構分析,「繼續創造」融合於整個創造工程,而「創造」的神學含義也就包含了「從無造有」、「從亂到序」及「繼續創造」三個層次。

三、工作是人參與上帝的創造

創造天地的記載本來就是神的一項工作記事,所帶給讀者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神是一位「工作的神」,祂有計劃、有層次地完成了祂命定的創造奇工,包括了「從無造有」、「從亂到序」及「繼續創造」三大層次。「從無造有」凸顯了神的絕對權柄和大能,祂是創之主,也就是工作之主;「從亂到序」展現了神的創造工作的方向及祂的本性與喜好,所以聖經說「神看著是好的」,16表明了神欣賞自己的工作,也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作榜樣;「繼續創造」則表明神樂於與人同工,讓人可以參與祂的創造大工,也叫人類知道,工作是人類回應神的神聖責任。

神聖召命

簡單來說,工作是神所賦予人的使命。人透過管理其他受造物和「全地」(創 1:26),成為神創造計劃中的一份,參與「神後續的創造工作」,在繼續創造,包括受造天地的繼續營運,是神讓人參與的工作。從創造的角度來說,工作是創造計劃中的必然成份。神把精心創造,「看著是好的」世界,託付給人類管理,祂賜福予人,並對始祖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創1:28)原來工作不單是責任,它與神的賜福連在一起,更應視為神給予人的神聖召命。

這樣看來,工作不單為了糊口生存,創世記告訴我們工作本身有它的價值,
在人類透過參與神的繼續創造,共同維繫那從亂到序的天地,並從中體會繼續創造所帶來的滿足感,領略「看著是好的」的生命經驗。正如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5:17)神享受工作,仍在工作,而對人類更可貴的信息,是人可以與神一起工作,有份於祂的創造計劃,並分享工作帶來的喜悅。



工作就是敬拜

工作並非人所發明,而是神的意旨,工作的價值就是讓我們有份於神的創造,經歷神的創造的美善,並與神同工所建立的人神關係。希伯來文「工作」與「敬拜」都同屬一個字――avodah,17 敬拜是建立人神關係的重要途徑,敬拜與工作源於同一字,實在充分展現出工作對於建立人神關係的重要性:工作就是敬拜,人類工作的終極對象是神自己,我們是為神而工作的,人類透過工作可以建立與創造主的關係,也就是說,透過參與神繼續創造的工作,修理、看守神持續維繫的世界,是一個建立人神關係的旅程。

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也有接近的觀點:「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保羅鼓勵信徒為主而活,並以自己的身體當作活祭獻上,而具體的行動,就是「事奉」,他在經文稍後篇章為「事奉」作出進一步闡釋:他提及很多項具體的工作(羅12:6-8)。當中與上述創世記經文相通之處,是「事奉」一詞之希臘原文latreia 亦有敬拜的意思 ―― 獻活祭固然是敬拜,但保羅在此提及的當然不是宗教禮儀上的獻祭,而是指在生活和事奉上,也就包含了工作在其中,事奉亦帶有工作的含義,而事奉與敬拜緊密地連在一起,可見希臘文latreia與希伯來文之avodah確有相通之處。



四、工作與安息

神創造人並非單單叫人扮演工人的角色。以全人敬拜神,包括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範疇,當然也包括工作,是保羅在上述經文要表達的信息,然而,這經文並沒有排除用特定的時間去建立人神之間親密團契的需要。有學者指出,人類除了是工人,也是神的兒女和朋友,要活出真正的自己,便需要與神相遇,享受神的臨在,是人類與聖子一同得分的聯合(林前1:9),18 這並非「工人」的身份能帶給我們的靈裡親密;保羅說信徒彼此互為肢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正說出了信徒之間及與神之間的生命關係,很明顯的,這並非因為我們管理大地而得到的身份。

創造、工作與安息

創世故事中有關安息的內涵,正揭示了人除了作為神的工人以外,或者可以說是神的同工,其實,神也期待人類對祂的認識,並不停留於祂的偉大創造中,而應該再進深一步,就是祂本身。創世記第二章一至三節展露有關神安息的信息,打開了一道門,叫我們從「創造與工作」的神學思維跳進「創造、工作與安息」的三維關係,從而發現人類除了可以與神同工,也需要透過「安息」去建立人神關係。

在創世的第七日,神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創2:2) 聖經對於創造的描述並非止於人類的出現,而是神的安息,我們實在很難認同創造的高峰在於人的被造,或者人受託管理世界,反之,第七日才堪當整個創造過程的真正顛峰。19

創世記第二章二至三節用「歇了」來表述神創造大工的完結,「歇了」一詞的重點是「停工」,20 就是從工作中完全停下來的意思。當作者表述了「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之後,也就是作出「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創2:1)的宣告後,他引入「神安息了」的描述,很明顯的,作者認為「創造」與「安息」兩者之關係非常密切,若果單停留在這幾節經文,可能不足以深入剖開創造與安息的關係,然而,由這幾節經文開始,「五經」一直有發展「安息」這概念,使人對創造與安息的關係,有更立體、也更深入的理解。

「五經」中的安息

由出埃及記至申命記,「安息」一字以動詞形態共出現了7次,而名詞「安息日」及「聖安息日」則共出現24次。21 在出埃及記首次出現「安息日」的記載(出16:23-26),是有關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收集食物的規定,在這裡用「聖安息日」來表述,凸顯這日子的神聖,這可能已經蘊含在以色列人的宗教文化中好一段時間,直至摩西頒佈十誡,便正式成為以色列人的成文宗教律例(出20:8-11)。

在頒佈守安息日的誡命時,重申了創世的故事:「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11)再一次確定創造與安息的密切關係,訂明這一日「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出20:10),以色列人要學效創造主在第七天「停工」,部份理據在出埃及記二十三章十二節陳明:「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歇息和舒暢帶有恢復過來的含義,但很明顯安息的意義不止於此。

在出埃及記三十一章十三節提到「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聖的。」,為安息日增添了一重更深的意義:守安息日的以色列人藉此作為與神的獨特關係之憑證,那是一種叫人成聖的關係,而這特別的一天是一個要「守」的日子,利未記為此作出進一步的闡釋:「第七日是聖安息日,當有聖會。」(利23:3),除了停止工作,要以宗教聚會的方式來守這日子。到利未記第二十六章,「守安息日」與「敬神的聖所」並列(利26:2),可見「安息」的宗教含義愈來愈濃厚,被理解為人神關係的非常重要的一環。

莫特曼:工作指向安息

筆者在這裡引用莫特曼(J. Moltmann)及唐慕華(Marva J. Dawn)一些有關創造與安息的觀點,再作進一步的討論。

莫特曼認為:「創造可被視為神以祂的製成品的顯示,但只有安息日才是神顯示自己本身。」22 ,他認為「上帝讓受造物休息,使之不受干擾,俾可以一同享受創造主賜給所有受造物的福氣。」,23 在這觀點切合創世記「神賜福給第七日」(創2:3)的敘述。莫特曼再進一步演繹:「創造主用歇了工的臨在使第七天成為聖日……不是藉著宗教或道德方面的努力,乃是藉著鬆弛自己,放下工作……只一味欣賞事物及人類共同受造的尊嚴及美麗。『時間就是金錢』在這裡是不派用場的。安息日正是要表達時間上的這種永恆性。」24

從上述觀點便不難理解莫特曼認為「安息日的存在,不是在恢復工作能力,再度精神飽滿,重新開工,相反地,六天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這節日。」,25筆者同意「工作」指向「安息」這論述,「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賽30:15)、「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等經文在在表明安息是人神關係的最親密的團契,然而,卻並不表示我們不能透過「工作」去建立人神關係,特別正如前述:工作就是敬拜。

唐慕華:安息與神的臨在

唐慕華在就創造與安息之人神關係方面有更深入的表述。

在她的《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提出:「安息日不單停止工作,也停止對成就和生產的需要,停止因要求效率而產生的掛慮和張力,停止將自己當做神一般,去設法控制自己的生命」,26 她更寫道:「慶祝安息日就是在神的同在中喜樂,……帶引我們進入神自己的同在中。」27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以後的曠野旅程中,摩西吩咐百姓在第六日收取雙倍的飯量,第七日向耶和華守安息,就不要出去收集嗎哪(出16:21-30),一方面要以色列經驗神是供應者,另一方面,叫以色列人經驗安息日要停下來,活在神的臨在中。聖經第一次出現「神聖」(希伯來文qadosh)這字,就是用來形容創造的第七日:「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創2:3上),在此之前,聖經並沒有用「神聖」來形容任何受造物,這當然不可結論為神六日創造的受造物並不神聖,只是,神明令定出第七日為聖日,將「時間」分別為聖,而這日子之所以是神聖,「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3下) 「停工」和「安息」就是第七日神聖的原因。

唐慕華對於神聖時間有如下觀點:「安息日是神聖時間,我在期間尋求更認識神,並專注於祂的臨在,那天就成為特別的一天。」28她引述猶太教學者黑施勒(Abraham Joshua Heschel)的觀點:「安息日是為生命而設立的日子……安息日不是為了一星期內其他六日而設,那六天才是為安息日而設;安息日不是生活的插曲,卻是生活的高潮。」29 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切合出埃及記和申命記對安息日的闡釋,讓人類在六日工作之後,進入那特別的神聖時間中,欣賞神的創造,也體會神的神性。工作就是敬拜,那工作固然可以是神聖之旅,那是經歷與神同工的神聖,而安息日卻是經歷神本體的神聖,這是神創造的規律。

五、結語

筆者嘗試以點列方式作出如下結語。

(一) 「從無造有」的觀點凸顯神的絕對主權,在祂所創造的世界中,人類可以參與祂的「繼續創造」,有份於維繫「從亂到序」的創造規律。人被賦予工作的使命,受託於創造主,管理世界。

(二) 創世記第二章一至三節展露有關神安息的信息,叫我們從「創造與工作」的神學思維跳進「創造、工作與安息」的三維關係。「五經」一直有發展「安息」這概念,確立了創造與安息的密切關係,守安息日作為以色列人與神的獨特關係之憑證,那是一種叫人成聖的關係。

(三) 工作與安息構成創造的整全性,兩者均指向人神關係的建立。「工作就是敬拜」,透過「工作」經歷與神同工的神聖,而安息日卻是經歷神本體的神聖,這是神創造的規律。

有學者如此說:「沒有安息,我們只以為生命的意義就等於工作與忙碌……話說回來,沒有工作又豈能有安息?」30 他以反問的方式,點出了工作與安息的緊扣關係。從創造神學出發,工作與安息都是創造故事的重要環節,兩者互相緊扣,且都是神聖的。工作既然是神予人的職使,也是創造計劃的一部份,其神聖地位自不待言;安息是神定為神聖的時間,當然也是神聖的。基於此,工作與安息兩者皆不可缺,工作指向安息,安息成為繼續創造的神聖能量,這是神給予人類生活於世的生命規律,在這創造規律中,人經驗神既是工作之主,也是安息之主,從而透過盡己的工作,也按時安息於神的神聖臨在中,經驗一個整全的人神關係,也就邁向成為一個整全的人。


全文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65。
2. 按李思敬所做之統計,「創造」(bārā)這動詞16次出現於以賽亞書40至55章,5次於以賽亞書其他部份,創世記11次,詩篇6次,以西結書3次,出埃及記、民數記、申命記、傳道書、耶利米書、阿摩司書和瑪拉基書各一次。參李思敬:〈「上帝形象」與「管治大地」〉《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第26期 (1999年1月),頁36至37。
3.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67。
4. Millard J. Erickson著,郭俊豪 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台灣:華神,2000) 頁556。
5. 禢浩榮羅列希伯來文各個有關「造」的字,並引用相關經文,推論bārā與舊約其他含有「造」的意思的動詞,可互換使用,但筆者認為他忽略了bārā一字在舊約中的修辭特色,見禢浩榮著:《創造神學》 (香港:天道書樓,1998),頁10至11。
6. Millard J. Erickson著,郭俊豪 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台灣:華神,2000) 頁557。
7. 見禢浩榮著:《創造神學》 (香港:天道書樓,1998),頁10。
8. Erickson羅列近30節新約經文,推論新約蘊含「從無造有」的神學觀點,參Millard J. Erickson著,郭俊豪 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台灣:華神,2000) 頁557-558。
9. 李思敬:〈「上帝形象」與「管治大地」〉《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第26期(1999年1月),頁37。
10.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64-65。
11. 李思敬:〈「上帝形象」與「管治大地」〉 《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第26期 (1999年1月),頁40。
12.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71。
13.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73。
14. Millard J. Erickson著,郭俊豪 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台灣:華神,2000),頁563。
15. 楊牧谷著:《這是天父世界──創造論初探》(香港:更新資源,2000),頁121。
16. 「神看著是好的」這句話在創世記第一章出現了5次,分別是第10、12、18、21、24,連同第4節「神看光是好的」及31節「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則共計7次,出現於每天的創造記載中,可見作者非常重視這信息。
17. 曾任倫敦聖經學院講師及資深廣告傳媒人的馬可•格林(Mark Greene)對此有很好的演繹。參馬可•格林著:《歡天喜地星期一》(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2),頁31-32及111-121。
18. Volf, Miroslay, Work in the Spirit:Toward a Theology of Work. (New York:OUP, 1991), p.137。
19. 李思敬:〈「上帝形象」與「管治大地」〉《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 第26期 (1999年1月),頁41。
20. 鄺炳釗著:《天道聖經註釋 創世記(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7),頁164。
21. 動詞「安息」出現於:出20:11、23:12、31:17、33:14、34:21,利25:4,申5:14; 名詞「安息日」及「聖安息日」分別出現於:出16:23、16:25-26、20:8、20:10-11、31:13、31:14、31:15-16、35:2-3,利16:31、19:30、23:3、23:24、25:4-5、26:2,民15:32,申5:12、5:14-15。
22. Jurgen Moltmann, God in Creation:An Ecological Doctrine of Creation (London:SCM, 1985), p.284.
23. 莫特曼(Jurgen Moltmann)著,鄧肇明譯:《公義創建未來》(香港:基道書樓,1992),頁80。
24. 同上,頁82。
25. 同上,頁83。
26. 唐慕華(Marva J. Dawn)著,陳永財譯:《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3),頁2。
27. 同上,頁12。
28. 同上,頁23。
29. 同上,頁24。
30. 龔立人著:〈工作的神聖與凡俗──一個「打工仔」信仰〉《建道教牧期刊》(2002年5月),頁147。